医案整理

患者信息

  • 姓名: 马某某
  • 性别: 男
  • 年龄: 2岁2月
  • 初诊日期: 2017年12月29日

主诉

高热1天,惊厥1次。

现病史

  • 2017年12月28日晚:

    • 患儿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5℃。
    • 手脚凉,孩子自诉有害怕的感觉,易惊。
    • 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咯痰,无腹痛腹胀。
    • 大便白天已解,色黄,成形软便。
    • 小便正常。
    • 给予中药汤剂口服(蝉蜕10g,麻黄10g,葛根18g,炒黄芩15g,白芍10g,生石膏25g,银花15g,连翘15g,浙贝母10g,生甘草15g,槟榔10g)并间断(体温达39℃时)按药物说明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及物理降温。
    • 体温可稍降,但不能降到正常,整晚体温波动在38~39℃之间。
  • 2017年12月29日早晨:

    • 仍有发热,体温在38~39℃之间。
    • 09∶00左右孩子发生惊厥,持续约20余秒。
    • 发作停止后其母立即给予“地西泮2.5mg”口服。
    • 急送医院,给予“苯巴比妥55mg”(5mg/kg,11kg)肌肉注射,并给予“安宫牛黄丸”1/4丸水研灌服。
    • 经治疗后孩子退烧,遂带孩子回家继续口服以上中药汤剂。
  • 2017年12月29日下午:

    • 到下午14∶00左右,患儿再次发热,体温逐渐升高,16∶00左右体温39℃。
    • 再次带孩子到医院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淀粉样蛋白升高。
    • 于18∶00请陈乔林主任医师诊治。

体格检查

  • 体温: 39℃
  • 精神状态: 精神差,由家长抱着,时醒时睡,时有哭闹。
  • 咽部: 充血明显,扁桃体Ⅲ度肿大,无脓性分泌物。
  • 肺部: 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
  • 心脏: 心率134次/min,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 腹部: 腹软,按压时患儿无抵抗或特殊表现。
  • 四肢: 触诊胸腹热,手脚凉,无汗出。
  • 舌象: 舌尖稍红,苔根稍白腻,指纹紫,刚达风关。

辅助检查

  •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淀粉样蛋白升高。

中医诊断

  • 西医诊断: 热性惊厥
  • 中医诊断: 外感高热并急惊风(表里俱郁,热盛动风,痰热互结。)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