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整理
患者信息
- 姓名:谭某
- 性别:男
- 年龄:60岁
- 初诊日期:1977年7月22日
病史
- 病程:10年
- 主要症状:多言,音变声晦,1973年一度嘶哑历2个月。此次因变凉引起嘶哑,有时咽干且胀,无其他不适。
初诊检查
- 咽部:黏膜充血不甚,扁桃体(双)I度肿大,两侧索微肿大。
- 声带:充血,左室带严重充血及肿胀,前方似乎有芝麻大小的白点1个。
- 舌象:厚腻滑润,上罩轻度灰意,质红紫。
- 脉象:平稍感濡意。
案解
声室带红肿充血,总属热毒上蒸。舌被黄腻而滑润之苔,当然为湿热浊邪之困;质呈红紫,良以热郁难化而迹近于瘀矣。虽似病困十年,但两者联系不密。现下治疗,当从清热化瘀,参以芳香化浊。
初诊方药
- 药物:龙胆草3g,菊花10g,藿香10g,佩兰10g,红花6g,赤芍10g,金银花10g,连翘10g,紫花地丁10g,山豆根10g,苍术10g
- 煎服:5剂
二诊
- 日期:1997年7月26日
- 反应:咽部有些胀感,但同时又感到舒服一些。
- 检查:间接喉镜下所见,与上诊完全相同。舌黄苔滑润,脉濡。
- 案解:续进原方,一待湿浊稍清,可予修润。
二诊方药
- 药物:龙胆草3g,菊花10g,藿香10g,佩兰10g,红花6g,赤芍10g,金银花10g,连翘10g,紫花地丁10g,山豆根10g,苍术10g
- 煎服:7剂
三诊
- 日期:1997年8月2日
- 症状:此次已感到舒服许多,干及胀当然相应而转。
- 检查:喉头无进步迹象,舌腻已化,唯根部尚残留一些嫩黄苔,脉平。
- 案解:自感舒服者,盖湿浊之邪,已有清化趋势。局检仍无改善,良以慢性喉炎本系难医之疴。前谓“再可修润”,此其时矣。考一般常用喉科诸方,估计毫无显效,不得不另闯新途。试神授卫生汤。
三诊方药
- 药物:当归尾10g,红花6g,金银花10g,天花粉10g,羌活10g,白芷6g,连翘10g,甘草3g,乳香6g,没药10g,角针6g,大黄后下10g,穿山甲3g
- 煎服:5剂
四诊
- 日期:1997年8月11日
- 症状:发音逐渐开朗,舒服方面较前好些,但进步不快,痰少些。
- 检查:声带肿胀已消退一些,小白点仍然见到,充血情况仍然。舌苔根部中央依然黄腻,边尖已化。脉平有清意。
- 案解:迭进化热、化痰、化浊之剂,凭舌苔、声带分析,已有明显进步,可知瘀滞得解、郁热渐清、湿浊在化不过,恣烟不戒,烟气缭绕,朝朝侵袭,终感边曝边塞之叹。
四诊方药
- 药物:当归尾10g,红花6g,金银花10g,天花粉10g,羌活10g,白芷6g,连翘10g,甘草3g,乳香6g,没药10g,角针6g,大黄后下10g,穿山甲3g
- 煎服:14剂
五诊
- 日期:1997年12月22日
- 症状:现在自感尚稍稳定,有干燥胀感,不舒。近来有点痛,嘶哑情况较前好些。痰有而不多,色以白为主。
- 检查:声带及室带一片晦暗充血,左室带肿胀,部分覆盖在声带上面。舌根黄腻苔、边尖有红意,脉平。
- 案解:晦红总是瘀滞,肿胀不外痰凝。殊非“金实金破”之事。前投卫生汤,尚稍有效,只缘未能连续为憾。可从破瘀化痰清热利咽为法。
五诊方药
- 药物:当归尾10g,赤芍10g,乳香6g,没药10g,穿山甲3g,角针6g,金银花10g,天花粉10g,山豆根10g,土牛膝根10g,竹茹10g,天竺黄10g
- 煎服:5剂
按语
本案患者病历十载,理当属瘀。但声室带红肿充血,热毒上蒸难于排除;舌苔黄腻,当责湿热浊邪困扰。干老取龙胆草、菊花清肝经之热,藿香、佩兰化脾经之湿,充分体现了“声带属肝,室带属脾”的观点。热、湿清化之后,再图化瘀消肿。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