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 张XX
  • 性别: 男
  • 年龄: 47岁
  • 主要疾病: 高血压、乙型病毒性肝炎、胆汁反流性胃炎

初诊信息

  • 首诊日期: 2014年6月13日
  • 症状:
    • 胃脘微胀隐痛
    • 偶有烧心
    • 嗳气
    • 晨起口干苦
    • 咽干痒咳少量痰
    • 目涩
    • 便稍稀
    • 情绪低落
  • 舌象:
    • 舌淡暗胖有齿痕
    • 舌尖无苔根黄腻
  • 脉象: 弦
  • 辨病: 胃痛
  • 辩证: 阴虚、痰热、肝郁、脾虚

初诊方剂

  • 药物组成:
    • 生地 10g
    • 麦冬 15g
    • 白芍 15g
    • 甘草 6g
    • 香附 10g
    • 苏梗 10g
    • 当归 12g
    • 川楝 10g
    • 元胡 12g
    • 黄芩 6g
    • 公英 15g
    • 半夏 10g
  • 煎服方法: 7剂,日一剂,三次分服

二诊信息

  • 二诊日期: 2014年6月20日
  • 症状变化:
    • 胃不痛但进食有梗阻感
    • 烧心、嗳气、咽痒均减轻
    • 无咳嗽
    • 口干不苦
  • 舌象:
    • 舌暗红胖有齿痕
    • 苔少舌根苔黄腻
  • 脉象: 弦
  • 调整后的方剂:
    • 去公英
    • 升黄芩为 10g
    • 加黄连 3g (加大清湿热的力度)
    • 加佛手 15g (舒肝健脾和胃)

三诊信息

  • 三诊日期: 2014年6月27日
  • 症状变化:
    • 无明显嗳气、烧心
    • 梗阻感较前缓解
    • 口不苦
  • 舌象:
    • 舌黯苔薄微泛黄
  • 脉象: 弦
  • 调整后的方剂:
    • 去川楝
    • 加太子参 10g (健脾补气)

四诊信息

  • 四诊日期: 2014年7月4日
  • 症状变化:
    • 无明显不适

按语

  • 西医诊断: 胆汁反流性胃炎
  • 中医诊断: 胃痛
  • 按语: 笔者跟师期间发现阴虚夹痰热病例在临床上很常见,该患者即阴虚痰热共存,另兼有肝郁脾虚。加减复脉汤加减,滋阴润燥,其中白芍入肝、脾经,柔肝止痛,加予当归柔肝之效更佳。配合香苏散,理气和中。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