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右臂漫肿无头,皮色不变,属流痰。寒痰滞络,营血不足。面色苍白,脉芤涩。气阻流痰,肝肺两络受伤,胸肋刺痛,气逆。脉弦滑,背臀痫疮。阴虚内热,嵴椎骨形突出,脉虚。劳累不节,六淫之气,血脉凝涩。手腕流痰,脉弦滑。腰痛有块,防成虚损流痰。病后营虚,客邪乘入,肩背漫肿作痛。劳伤筋骨,酸痛不已。寒热伤营,脉弦滑。重感时邪,帖骨流痰。流痰肿坚且硬,皮色不变,起两月余。三阴虚弱,左腿漫肿,形如覆碗。内股流痰。流痰。左腿漫肿作痛,皮色不变。气血亏虚,湿痰滞络。流痰发于腰下,气阻。环跳漫肿隐痛,三阴虚,浊痰凝滞。虚损流痰,脓流脉数,盗汗淋淋。流痰溃久,脂水淋漓,左脉关弦而细。骨蒸鼻热,流痰属虚损。角流痰,溃破在迩。背部漫肿色白,头发不一,脉细软,盗汗不止。流痰绕臂漫肿,形脉皆虚。三阴虚热,腹痛,背嵴渐高。素喜膏粱厚味,湿困于脾,痹阻经络,左肩臂痛,难屈伸,脉细软兼数。稚年弱质,左膝肿痛,步履艰难。
肝郁流痰营血不足风火挟痰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盗汗3月余。病程3月,伴有低热、胸闷、胁胀、头晕、鼻腔干燥、手足心热。中医诊断为盗汗,证型为肾虚肝郁证。望诊见舌质黯红,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盗汗多发于前半夜,绝经10年,有胸闷、胁胀、头晕、鼻腔干燥、手足心热。切诊见脉细弱。
肝郁盗汗肾虚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女性。发热伴四肢疼痛2月,心悸10余天。面部蝶形红斑,四肢瘀点,暗红色斑疹及斑块,双手呈紫色。舌苔黄燥,舌质较红。脉弦滑而数。热毒炽盛,瘀阻经络。发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心悸,疲乏无力,食纳减少,口干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月经量少。面部红斑,四肢瘀点,暗红色斑疹及斑块,双手紫色。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数。
肝郁系统性红斑狼疮热毒炽盛瘀阻经络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经闭5个月,平素月经先期,换工作环境后月经逐渐稀少,偶见血块,体重增加7.5kg。面色红,心烦急躁,大便干,舌红,苔薄白,脉细数。辨证为肝郁胃热日久,化燥伤津,津血同源,血源失盈,经水难以如期而至。
肝郁经闭胃热血虚
查看详情 →
吴某,男,45岁。主诉全身无力,大便每日3~5次、不成形,腹胀痛6年。舌质紫暗苔白,脉弦。既往史有脂肪肝、高血压。诊断为胃炎、腹泻。舌脉示舌质紫暗苔白,脉弦。病情变化包括大便次数增多、腹胀痛、全身无力、头晕、受凉后腹泻、性功能减退、虚汗、腹不痛、下肢不凉、咽干、心烦、睡眠不佳、小便黄、头痛、血压波动等。舌质暗红,苔白滑,脉有力。
肝郁胃炎腹泻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经停四月,腹部胀痛,兼有痞块拒按,大便滑下,日晡口渴,舌苔白腻,脉弦滑而数。腹部痞块,气机不畅,血因气结,肝湿盛。二诊见腹部胀痛减轻,午后发热减,带下多,腰肢及小腹痰楚下坠,脉弦实。三诊瘀血已下,腹部未舒,腿痠软,湿热下移,脉弦有力。四诊痞块消,胀痛止,血下减少,舌苔白薄,脉弦滑有力。中医病名未明说,证型属血瘀气滞,肝湿内蕴,瘀血阻络。
肝郁血瘀湿热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女性。咳嗽、喘憋1周,痰少,口干,鼻塞,咽痒,偶有头痛,情绪波动则咳嗽加重,眠差。舌暗,苔薄白,脉细弦。初诊时症状以咳嗽、喘憋为主,伴口干、鼻塞、咽痒,情绪波动加重。二诊时咳嗽减轻,偶有喘息,腰腿乏力,颠顶头痛,入睡难,梦多。舌暗,苔薄白,脉略数。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考虑为肝郁气滞、肺失宣降,后转为肝肾不足、气血不足。病因病机涉及肝郁、肺失宣降、肝肾不足、气血不足。四诊信息包括舌暗、苔薄白、脉细弦及脉略数。
肝郁咳嗽喘憋气滞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主诉双下肢水肿伴咳嗽,病程5年。双侧胫骨内侧至脚踝部肿胀,按之凹陷,咳嗽伴白色黏稠痰,心情烦躁,小便清长,夜尿多。舌淡红,苔薄黄,脉弦。辨证为上热寒证,咳白色黏稠痰,烦躁,舌红苔黄,脉弦。
肝郁肺肿瘤术后痰热寒热夹杂
查看详情 →
女性,32岁,痛经12年,经前3-5日腹痛,痛如刀刺,腰痛如折,经血有块色黑,病程5-7日。舌质有瘀点,舌苔薄白,脉沉涩,腹部按压痛增。中医诊断为脾虚气滞血瘀型痛经。
肝郁痛经脾虚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29岁女性,月经量多10年,经色暗有血块,少腹疼痛,带下色黄量多,面色萎黄,疲乏懒言,怕冷,食少腹胀,眠差梦多,性情抑郁,多思虑,性冷淡,两颊色素斑。中医诊断为月经过多,证属心脾肾诸不足,兼气血郁滞。面色萎黄,舌质偏暗,苔薄,脉细弦。唇暗,舌嫩红,脉弦细。舌有瘀斑,脉细弦,沉取无力。
肝郁月经过多心脾肾不足气血郁滞
查看详情 →
女性,24岁。反复活动后气喘伴乏力月余。左心功能不全,射血分数31.9%。自觉乏力、易倦、思睡、阵发性心悸,轻度气喘伴咽阻,颈部隐痛,寐中多梦,大便不成形。舌嫩偏红,苔薄,脉弦滑,不耐重按。BP100/70mmHg,HR88次/分,S1减弱。心脾气阴不足,肝木乘侮。舌质两侧澹红,边有齿印,前1/3略红,脉沉细缓。气阴两虚。
肝郁心衰心脾两虚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失眠易怒6年,加重半年。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需2~3h,伴胸闷、气短、心慌、头晕、急躁易怒、眼干眼痒眼屎多、脱发、大便溏、小便黄。舌淡、齿痕苔、苔薄白,脉左弦细、右沉弱。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考虑肝气郁结、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气血亏虚。
肝郁失眠阴虚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胃脘部隐痛、撑胀间断发作10年,加重2个月。现症见胃脘隐痛、撑胀,食后尤甚,伴口干、咽堵、头晕、头胀、心悸、乏力、偶觉腰痛,纳可,夜寐差。舌紫红,苔薄黄,脉弦滑数。中医诊断胃脘痛。病机属胃气失和,痰瘀互结。胃镜示胃体粘膜弥漫性充血、索状肿胀,胃窦粘膜红白相间,呈花斑样改变,病理提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
肝郁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痛胃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发热三十八度一,头痛而晕,肤色黄,恶心欲呕,大便不通,胸膈满闷,食欲缺乏,加答儿性黄疸症。皮肤黄色呈澹,食欲未开,胸膈时满闷。体温三十七度四,皮肤黄色退降,二便通利,胸膈畅快,食欲渐开,体温正常。面色黄,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发热、头痛、黄疸、恶心、便秘、胸闷、食欲缺乏,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黄疸,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胆汁外溢。
肝郁黄疸湿热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男,50岁。肝郁,脘痛,咽中气窒,梅核气之象。肝郁证。肝气郁结,痰气互结,阻于咽喉。面色正常,舌苔薄白,舌质淡红。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症状包括肝郁、脘痛、咽中气窒。脉弦细。
肝郁脘痛咽中气窒梅核气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头晕乏力、心慌。病程2月余。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胆郁热,气机阻滞。病因病机为肝胆郁热,气机阻滞。面色白,头目眩晕,周身乏力,心慌气短,动则汗出,心烦急躁,失眠梦多,舌红苔白腻,脉沉弦细数,血红蛋白6g/dl,红细胞3.0×10^6/mm³,血压80/60mmHg。
肝郁心悸贫血肝胆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绝经后惶恐不安、悲伤欲绝2年,加重半年。中医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辨证为肾虚肝郁,心肾不交。主症包括心中不安、虚烦躁动、惶惶然如人欲捕、悲观绝望、少寐多梦、心悸怔忡、疑虑丛生、烘热汗出、纳少运迟。舌苔薄黄、根微腻,脉滑微弦。四诊见舌象薄黄、根微腻,脉滑微弦。
肝郁绝经前后诸证肾阴虚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男性。乏力、肝区疼痛、小便黄、经常咽痛。肝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苔薄白,脉弦数。肝郁偏实热。
肝郁肝炎实热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闭经10个月,伴头晕、健忘、目花干、心悸、烦躁、胸闷痛、腰痛、带下有周期。中医病名闭经,证型郁怒伤肝,气滞欠畅,心阴不足,胞脉闭塞。望诊舌边红微紫,苔薄略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情绪低落,有流产史及精神创伤。切诊脉细软。
肝郁经闭心阴不足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腹泻3~4年,近3个月加重,排泄蛋清色便,时伴红白相溷稀便,泻后腹痛,时而便秘,腹泻便秘交替发作。面色萎黄,舌绛红少津,脉弦滑而缓细。中医诊断为泄泻、久泻。病因病机为肝郁犯脾,脾失运化,气滞腹痛,久泻伤脾肺,升降失调,津液耗伤,湿热留恋大肠,气血壅滞。望诊见面色萎黄,舌绛红少津。闻诊无明显异常。问诊见两手心热,口干思凉,倦怠神疲,小溲短赤。切诊见脉弦滑而缓细。
肝郁溃疡性结肠炎久泻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