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 痛经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刘某
  • 性别:女
  • 年龄:25岁
  • 职业:法院干部
  • 婚育情况:未婚

初诊(1998.11.13)

主诉

月经初潮正常,但自五年前开始出现痛经,逐年加重,多方治疗未愈。

病史

  • 经前一周,周身不适,两胁胀痛,腹中隐痛。
  • 经转第一天,乳房、腰背酸痛,腹痛骤作,泛恶欲吐,腹痛拒按,痛甚时手足发麻,周身僵挛,神志昏厥。
  • 经血排出后,痛势缓和;经量增多,肢麻、腹痛减轻,神志清醒。
  • 经量正常,血块不多。
  • 月经周期尚准,有时提前几天,一般正常。
  • 经前有白带,量不多。
  • 平时大便艰解,但眠食尚可。
  • 逐渐形成恐经症,临经前即恐惧自惊。

体征

  • 脉细,按之弦。
  • 舌色淡,苔薄滑。

分析

  • 病情分析:风寒客于冲任,胞宫失于煦濡。寒凝则脉急,风动则茎厥,影响月经蓄泄失常。
  • 治疗原则:温经暖肝,调和营卫。
  • 方药: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
    • 吴萸6克
    • 炒小茴6克
    • 当归10克
    • 桂枝10克
    • 白芍15克
    • 制全蝎6克
    • 柴胡10克
    • 陈皮10克
    • 乌药15克
    • 防风10克
    • 白芷10克
    • 姜半夏10克
    • 生姜3片
  • 服药法:从经前10日开始,服至经净。

二诊

效果

药后见效,腹痛虽仍,但痛势已缓,未肢麻发茎。

体征

  • 脉右弦左细。
  • 舌嫩少苔。

分析

  • 风气渐靖,而脉络未和。
  • 方药调整:去陈皮、防风;加熟地10克,桃仁泥10克,红花10克,桂枝加5克。

三诊

效果

经转痛势更轻,痛时亦短,但第二天血色较暗,血块增多。右少腹亦引痛(幼年曾患急性阑尾炎,手术切除)。

体征

  • 大便转软或溏。

分析

  • 再参桂枝茯苓丸意。
  • 方药调整:去半夏、乌药、白芷、全蝎;加炙甘草4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制乳香10克,益母草15克。

四诊

效果

诸症均有改善,惟大便仍滑。

分析

  • 可能与柔药有关,病本是阴凝之变,不能急于养营,还当阴阳兼顾。
  • 方药调整:去熟地、桃仁、乳香,以川芎易当归;加白术10克,防风10克。

五诊

效果

阴阳兼顾甚适,诸症几平,风寒之邪已去,冲任气血渐和。

分析

  • 再为效议调理巩固。
  • 方药:前方14帖。

按语

  • 患者经调腹和后即停药。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