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医案5

患者信息

  • 姓名:钟某
  • 性别:女性
  • 年龄:40岁
  • 就诊日期:2005年11月29日

主诉

  • 经来腹痛1天,5天经尽
  • 慢性咽喉炎
  • 有时感冒
  • 左肩及颈椎酸痛
  • 乏力
  • 入冬畏寒
  • 足冷
  • 有时烦躁易怒
  • 情绪激动则头晕

诊断

  • 膏滋调补

药物组成

  • 红参:150g
  • 生晒参:150g
  • 潞党参:150g
  • 炙黄芪:150g
  • 枸杞子:150g
  • 老鹳草:150g
  • 鸡血藤:150g
  • 大熟地:120g
  • 小生地:150g
  • 京玄参:120g
  • 川桂枝:120g
  • 淮小麦:150g
  • 生甘草:80g
  • 澹黄芩:120g
  • 制首乌:150g
  • 橘果核:60g
  • 黄药子:100g
  • 西赤芍:120g
  • 明天麻:120g
  • 白蒺藜:120g
  • 软柴胡:80g
  • 夜交藤:150g
  • 合欢皮:100g
  • 合欢花:100g
  • 酸枣仁:150g
  • 柏子仁:120g
  • 全当归:120g
  • 制黄精:150g
  • 陈阿胶:200g
  • 鳖甲胶:150g
  • 蜂蜜:500g
  • 津红枣:300g

按语

《诸病源候论》指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冲任之脉,手太阳、少阴之经。冲脉、任脉皆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也;手太阳小肠之经,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共为表里,主下为月水。其经血虚,受风冷,故月水将下之际,血气动于风冷,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也。”本例患者经来腹痛,易感冒,畏寒,足冷,虚、寒之象已现,补虚以健脾益肾。方中生晒参、党参、黄芪健脾益气;地黄、黄精、何首乌益肾养精;红参性温益气助火;桂枝温经通络以助祛寒。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体阴而用阳,肝喜调达,柴胡、白蒺藜、天麻疏肝平肝;枸杞子益肾养肝;老鹳草、鸡血藤、赤芍、当归养血活血通经络;玄参、黄药子、澹子芩、生甘草解毒消肿,养阴利咽;甘麦大枣汤、合欢皮、夜交藤、酸枣仁、柏子仁解郁安神定志;阿胶、鳖甲胶阴阳兼顾,以蜜护胃健脾调味制膏。全方共奏温养脾肾、养血活血、疏肝定志、利咽散结、平衡阴阳之效。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