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阴潜阳,交通心肾治疗心肾阴虚之不寐
患者信息
- 姓名:袁某
- 性别:男
- 年龄:67岁
- 职业:干部
- 初诊日期:2012年11月4日
主诉
失眠1年半,逐渐加重。
现病史
- 患者失眠已近1年半,逐渐加重。
- 目前每晚睡3~4小时,有时更少。
- 头晕耳鸣,健忘。
- 饮食二便如常。
- 舌质红带青有裂纹,苔薄黄,脉细弱。
中医诊断
- 中医病名:不寐
- 中医辨证:心肾阴虚
- 西医诊断:失眠
中医治法
育阴潜阳,交通心肾
代表方
- 六味地黄丸加减
- 生地黄 15g
- 山萸肉 25g
- 山药 20g
- 茯神 15g
- 泽泻 15g
- 丹皮 15g
- 西洋参 10g
- 麦冬 15g
- 炙远志 15g
- 牡蛎 25g
- 珍珠母 15g
- 7剂
二诊(2012年11月11日)
- 症状:服上方睡眠好转,但近两天较差,未入眠而有鼾声(自诉打鼾时神志完全清楚),头脑发胀,口干欲饮。
- 舌象:舌质红,中有裂纹,苔腻,脉细。
- 辨证: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痰热内蕴
- 加减:加入清热化痰之品
- 海浮石 10g
- 法半夏 10g
- 胆南星 10g
三诊(2012年11月18日)
- 症状:今日寝尚安宁,鼾声亦少,可睡6~7小时,头昏脑涨亦减。
- 舌象:舌质澹红,苔薄黄,脉细。
- 处理:予前方巩固治疗,减黄芩
- 生地黄 15g
- 山萸肉 25g
- 山药 20g
- 茯神 15g
- 泽泻 15g
- 丹皮 15g
- 西洋参 10g
- 麦冬 15g
- 炙远志 15g
- 牡蛎 25g
- 珍珠母 15g
- 海浮石 10g
- 法半夏 10g
- 胆南星 10g
- 7剂
四诊(2012年11月25日)
- 症状:夜寐可,可睡6~7小时,无头昏脑涨。
- 舌象: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
- 处理:随访睡眠可
按语
本例长期不寐已有1年余,初诊时主诉服任何西药已失效。患者头晕、耳鸣、健忘,舌质红带青有裂纹,苔薄黄,脉细弱等症状,是心肾阴虚的主要依据,故采用六味地黄加入滋阴安神药为基本方。又鉴于鼾而不寐,舌苔腻的特点,辨证认为痰热内扰,因此,从第二诊起,在前方中加入清热化痰之品,用药加黄芩、海浮石、法半夏、胆南星之类。先后共诊4次,症状基本消除。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