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女 47岁 北京人尼僧 病历号103828 初诊日期1963年6月1日
初步诊断
癥瘕(子宫肌瘤)
主诉
自29岁出家之后,经期每即超前,20~23天一次,经来腹痛,量中等,色尚正而有血块。自两年前经绝之后,经常腹胀重坠,少腹疼痛,喜暖恶凉,带盛清稀,气腥色白,腰际疫胀,身懒形疲,常有头晕。
既往病史
过去旧社会生活艰苦,饮食失宜,患有胃肠病已十数年之久。目前尚感有胁下胀满,胃脘时疼,暖气泛酸,纳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纳量减少,大便干燥,二日一行,小便尚调,夜难入寐。
诊察所见
- 慢性病容,面色黄白,神情抑郁,短气懒言。
- 脉息:沉细而弦,舌苔薄白。
- 内诊检查:子宫体增大如儿头,压疼明显;子宫颈被肿物压迫指向后方。
印象
子宫肌瘤
病情分析
- 自出家后,出现月经先期,痛经而下有血块。夫痛经一症,痛在经前,多为气滞,痛在经期,多属血瘀,经前经期皆痛者,则多为气既有滞,血又夹瘀。
- 神情表现抑郁,足见由于情志不遂,难伸隐曲,以致肝因之郁,气为之滞,而血为之瘀,郁久热生,则经期超前,瘀滞不通,则经行腹痛。
- 绝经之后,所出现之一系列症状,纯是肝气不舒,刚木恣肆为虐,盖以肾气衰,天癸竭,木失水涵,郁必恣甚,气郁转甚,血必凝瘀,故出现腹胀重坠,少腹疼痛,腰际疫胀,胁下胀满。
- 气郁则塞,血瘀则留,留塞日久,遂成癥结。肝气横逆,脾胃受戕;饮食失宜,乃伤脾胃,脾虚湿盛,则带下绵绵。
- 带下质稀色白,气味腥臭者,阳不振也,平素之喜暖恶寒,形疲乏力,食欲不振,纳后运迟,以及胃病十数年,脘次时作痛,食后作胀,暖气泛酸,并皆系之。
- 脾虚又致化源不足,营血乃亏,心家血少则夜难入寐,阴血失润则府行干燥。
- 参之以脉,沉为气滞,细乃血虚,弦主肝郁,亦主诸痛。
- 综上可知,病为癥瘕,邪实正虚,肝郁气滞,脾胃虚弱,营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