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某 医案
基本信息
- 性别:男
- 年龄:78岁
- 初诊日期:2014年10月11日
病史与诊断
- 主诉:反复咳嗽气喘10余年
- 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
- 中医诊断:肺胀
- 证型:正气亏虚,瘀水内阻,肺失宣降
初诊(2014年10月11日)
1. 临床表现
- 形寒怕冷
- 气短乏力
- 动则气喘
- 久坐则双下肢浮肿
- 纳谷欠香
- 舌质淡紫,苔薄白腻
- 舌底络脉迂曲紫暗
- 脉来沉细
2. 治疗方案
- 方剂:补阳还五汤化裁
- 药物:
- 黄芪 30g
- 川芎 10g
- 当归 10g
- 地龙 10g
- 桃仁 10g
- 红花 6g
- 赤芍 10g
- 陈皮 6g
- 郁金 10g
- 茯苓 15g
- 泽泻 10g
- 葶苈子 10g
- 杏仁 10g
- 甘草 5g
- 煎服方法:14剂,每日1剂,常法煎服
二诊(2014年10月26日)
1. 临床表现
- 气短气喘较前缓解
- 怕冷现象减轻
- 步行距离延长
- 下肢基本不肿
- 纳谷欠香
- 舌质淡紫,苔薄白腻
- 脉象沉细
2. 治疗方案
- 方剂:补阳还五汤化裁
- 药物:
- 黄芪 30g
- 川芎 10g
- 当归 10g
- 地龙 10g
- 红花 6g
- 紫苏子 10g
- 山萸肉 10g
- 陈皮 6g
- 茯苓 15g
- 炒谷芽 20g
- 炒麦芽 20g
- 山药 20g
- 白术 10g
- 甘草 5g
- 煎服方法:继进1月,每日1剂,常法煎服
三诊(2014年12月2日)
1. 临床表现
- 未再有下肢水肿情况
- 往年冬天体寒易感冒,今年入冬后尚未患过感冒
- 活动量大时感气短
- 平素痰少
- 饮食知味
- 二便调畅
- 舌质淡,苔薄白
- 脉细
2. 治疗方案
- 方剂:补阳还五汤化裁
- 药物:
- 黄芪 30g
- 川芎 10g
- 当归 10g
- 地龙 10g
- 红花 6g
- 紫苏子 10g
- 山萸肉 10g
- 陈皮 6g
- 茯苓 15g
- 炒谷芽 20g
- 炒麦芽 20g
- 山药 20g
- 白术 10g
- 甘草 5g
- 煎服方法:继进,每日1剂,常法煎服
按语
- 病因病机:肺源性心脏病多由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发展而来,属中医学“喘病”“肺胀”范畴。
- 患者情况:高龄久病,正气损耗,肺主制节,肺气亏虚则胸中大气运行无力,故动则气短气喘;气虚失于运血,血滞脉中,久停成瘀;血不利则为水,水液外溢于肌肤,则见下肢不时浮肿;舌紫脉沉细亦提示内有瘀滞,气虚不运。
- 治疗原则:四诊合参,其证属肺气虚损,瘀水互结。本虚标实,以正气亏虚为本,病理因素主要在于瘀血、水饮,故取法益气化瘀,兼以利水。
- 调整方案:考虑到“脾为后天之本”,于原方中加入炒谷麦芽(各)20g,调脾开胃,以助生化之源。三诊时患者诸症较前已明显改善,但久病之体,又值隆冬,不可松懈,需加强补益脏腑正气,遂于方中加入紫苏子、山萸肉等纳气补肾,同时仍兼顾活血行滞,将益气扶正、祛瘀行滞贯穿始终。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