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
患者信息
- 性别: 女
- 年龄: 57岁
- 初诊日期: 2006年10月28日
主诉
上腹胀1周。情绪不畅时加重,夜间明显,伴有舌麻木。
既往史
2003年于某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 慢性浅表性胃炎(一五)度,伴十二指肠溃疡。
体征
- 体形: 中等偏瘦
- 皮肤: 黄
- 情绪: 低落
- 舌象: 淡,苔薄
- 脉象: 弦
- 睡眠: 尚可
- 大便: 成形
初诊(2006年10月28日)
方剂
- 小柴胡汤和解郁汤
- 柴胡 10g
- 黄芩 6g
- 制半夏 10g
- 党参 10g
- 炙甘草 3g
- 川厚朴 10g
- 茯苓 12g
- 苏梗 12g
- 枳壳 10g
- 白芍 10g
- 干姜 5g
- 红枣 20g
- 用药: 7剂,日2服
二诊(2006年11月4日)
症状变化
- 腹胀、舌麻: 好转
- 睡眠: 不沉
舌象
- 舌象: 暗胖,苔薄腻
指导
- 建议: 多晒太阳,增加室外活动
方剂
- 解郁汤
- 柴胡 10g
- 白芍 12g
- 枳壳 12g
- 生甘草 3g
- 姜半夏 12g
- 茯苓 12g
- 川厚朴 12g
- 苏梗 12g
- 干姜 6g
- 红枣 20g
- 用药: 7剂,日2服
三诊(2006年11月11日)
症状变化
- 上述症状: 明显好转
指导
- 建议: 多参加运动,放松心情
方剂
- 原方加川芎 6g
- 柴胡 10g
- 白芍 12g
- 枳壳 12g
- 生甘草 3g
- 姜半夏 12g
- 茯苓 12g
- 川厚朴 12g
- 苏梗 12g
- 干姜 6g
- 红枣 20g
- 川芎 6g
- 用药: 7剂,善后
按语
黄教授认为解郁汤证多出现于柴胡体质人群,这类人外观常表现为体形中等或偏瘦,面色微黄黯,缺乏光泽,主诉以自觉症状居多,整体表现易气滞,易出现腹胀、嗳气或睡眠质量不稳定,对周围事物、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四逆散是柴胡体质患者的胃肠动力剂,有解痉止痛的作用,通则不痛,故常用于胃肠动力不足的柴胡体质患者的腹痛、腹胀、嗳气、胸骨后灼热感等。而半夏厚朴汤用于治疗以腹胀为主要表现的消化道疾病,也适用于敏感体质者的消化道疾病。两方合用有疏肝理气解郁之效。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