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病史

  • 患者信息:傅×,男,15岁,重庆市某中学学生。
  • 病史:从小身体较好,喜爱文体活动。1974年春,家长发现患儿时常噘嘴,眼珠略向外鼓,性急躁。同学取绰号,虽经家长、老师纠正,患儿反变得日益畸形怪状:双唇外翻,越翘越高,两眼稍突,不愿平视。白日想方设法遮其丑。入睡嘴唇仍高努不收,并逐渐发展到睡眠减少,食欲下降,记忆力显著减退。尤其畏惧他人视其面,出门则紧压帽沿,戴大口罩。如有人指点其状,则忿忿不已,忧心忡忡。对医生之检查、询问,异常反感,稍有触犯,则拒绝就诊。其后,病情益重,神情举止异常:时伫立窗前,盲目向外凝视;甚至以嘴唇触室内墙壁,直至出血染印。低处尽染,再爬上桌椅,登高用嘴唇触之,室内满墙竟染成斑斑血印。家人见此,为之骇然。开始在重庆××医院,经内科、口腔科、神经内科、脑外科、新医科和精神科等科检查,皆无结果,病因不明。1974年8月,曾转数处中医院求诊,分别按风毒、邪风入络、肝火及水湿伤肾论治,服药百余剂,均未获效。1975年初,转成都××中医院,诊其病因,一日风,二日脾.脾僵则唇翻眼鼓。同年1月底,遂转来求诊。

初诊

  • 日期:1975年7月25日
  • 症状:嘴唇翻翘,高高努起。双眼上胞浮肿,眼珠微突,似睁似闭。神情忧郁,沉默寡言,坐立不安。纳差,便溏,四肢清冷,面色萎黄,舌质淡,边缘有齿痕,少苔。
  • 诊断:足太阴寒邪凝滞,脾阳受戕;并因失治误治,损及少阴心肾。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