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患者信息
- 姓名: 梁某
- 性别: 男
- 年龄: 26岁
- 就诊时间: 1998年10月
主诉
- 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头痛、发热、牙龈渗血及皮下出血点
既往治疗
- 1998年10月在某医大附院治疗,骨髓检查结果为骨髓纤维化
- 经多次骨穿为干抽,骨髓活检示骨髓纤维化
- 治疗月余,头晕乏力减轻,牙龈渗血和皮下出血点消失,但发热一直未退
- 1998年12月8日入我院继续治疗,患者日晡潮热,体温最高达40℃,予输血、康力龙、抗感染等治疗,发热未退
会诊时症状
- 头晕乏力
- 每日下午发热
- 眠差
- 纳呆
- 舌嫩红苔薄黄而干
- 脉弦数
会诊用药
- 第一阶段
- 银柴胡 10g
- 胡黄连 10g
- 秦艽 10g
- 生鳖甲(先煎) 15g
- 地骨皮 15g
- 青蒿 10g
- 知母 10g
- 生地 12g
- 丹皮 10g
- 阿胶(烊化) 10g
- 生龟板(先煎) 15g
- 白薇 10g
- 甘草 6g
- 煎服方法: 水煎服,1日剂,1日2次,3剂药后,次日开始体温降至正常
后续治疗
- 血常规: WBC 2.5×10⁹/L, N 0.80, RBC 3.1×10¹²/L, Hb 90g/L, BPC 24×10⁹/L, Ret 0.003
- 用药: 生地 10g, 白芍 12g, 女贞子 10g, 枸杞子 10g, 阿胶(烊化) 10g, 龟板胶(烊化) 10g, 鹿角胶(烊化) 4g, 大枣 10g, 淮山药 15g, 首乌 18g, 太子参 30g, 鸡血藤 25g
- 煎服方法: 水煎服,调理月余,体温、血常规正常,自觉症状基本消失
按语
- 现代医学观点: 骨髓纤维化症是由于一种未辨明的异常刺激,如化学或物理因素等,多能干细胞的增生性反应所致
- 中医观点: 中医学可归之于虚损。肾主骨、生髓,故本病与肾关系密切
- 证属: 阴虚邪伏
- 治宜: 养阴清热,方以清骨散合青蒿鳖甲汤加味,取其滋肾阴,退虚热的功效
- 临床效果: 作者曾用此方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之高热,临床效果亦好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