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痰盛医案

汉光如夫人中风案

病情描述

御前侍卫金汉光如夫人中风,四肢不能举动,喘鸣肩息,声如拽锯,不能着枕,寝食俱废者半月余。

诊治过程

  • 初诊

    • 诊脉:右手寸关数大,按久无力,尺内愈虚;左手关尺弦数,按之渐小,惟寸口数盛。
    • 用药:二陈、导痰,杂以秦艽、天麻之类,牛黄丸。
    • 结果:痰涎愈逆,危殆益甚。
  • 复诊

    • 用药:六君子汤,或加胆星、竹沥,或加黄连、当归。
    • 结果:喘息顿除,饮食渐进,手足运动,十余剂后可徐行。

按语

脉无实结,不可妄攻。气虚痰盛,屡用导痰祛风不效,是豁痰徒伤中气也。

顾莪在夫人案

病情描述

汉川令顾莪在夫人,高年气虚痰盛,近因乃郎翰公远任广西府,以道远抑郁,仲春十四夜,忽然下体堕床,便舌强不语,肢体不遂。

诊治过程

  • 初诊

    • 诊脉:六脉皆虚濡无力。
    • 用药:诸医群议消导,消导不应,转增困惫,人事不省,头项肿胀。
    • 结果:危急。
  • 复诊

    • 用药:六君子汤,每服用参二钱,煎成顿热分三次服。
    • 结果:四剂后自能转侧,大便自通;再四剂,手足便利,自能起坐,数日之间倩人扶掖徐行。

按语

脉无实结,不可妄攻。素有脾约,大便常五、七日一行,而艰苦异常。糜饮流动肠胃枢机,于气虚证或可取效。

沈云步先生案

病情描述

松陵沈云步先生解组归林,以素禀多痰,恒有麻木之患,防微杜渐,不无类中之虞,乃谋治于石顽,为疏六君子汤,服之颇验,而性不喜药。入秋以来,渐觉肢体不遂,复邀诊。

诊治过程

  • 初诊
    • 诊脉:软滑中有微结之象。
    • 用药:六君子汤,除去橘皮,加归、芪、巴戟,平调半月而安。

按语

素禀多痰,乃脾虚湿盛蕴成,兼见肾亏,亦以六君子汤加味,平补取效。三案以一方加减取效,颇耐人寻味。

按语

以上三案皆属气虚痰盛。第一例虽痰盛之象明显,但诊脉可知气虚,屡用导痰祛风不效,是豁痰徒伤中气也。转以六君子汤加胆星、竹沥取效。第二例素本高年气虚痰盛,屡用消导磨积,耗伤中气,后亦以六君子汤收功。糜饮流动肠胃枢机,于气虚证或可取效。第三例素禀多痰,乃脾虚湿盛蕴成,兼见肾亏,亦以六君子汤加味,平补取效。三案以一方加减取效,颇耐人寻味。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