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凌××
- 性别:女
- 年龄:29岁
- 职业:工人
- 病史:顽痹7年余,近2年手指、腕、膝、踝关节肿痛僵硬
初诊
1. 主诉
- 全身关节疼痛,此起彼伏
- 近2年手指、腕、膝、踝关节肿痛僵硬
- 服用地塞米松、昆明山海棠等药物无效
- 2月前因关节剧痛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2. 体征
- 面浮而圆
- 口干形寒
- 时面身烘热
- 手指关节呈棱形
- 晨僵明显
- 舌苔薄腻
- 脉细弦
- 血沉84mm/60′
- 类风湿因子阳性
- 抗O>1000n
3. 诊断
- 寒湿外袭,郁而化热,肾虚络痹
4. 治法
- 益肾蠲痹,寒热并用
5. 处方
- 制川草乌各10克
- 生熟地各20克
- 仙灵脾15克
- 知母10克
- 全当归10克
- 鸡血藤30克
- 乌梢蛇10克
- 炙全蝎末(分吞)3克
- 炙蜂房10克
- 地鳖虫10克
- 土茯苓8克
- 徐长卿16克
- 生甘草6克
- 另益肾蠲痹丸8克,一日2次
二诊
1. 服药后反应
- 连续服药45剂,怯冷身烘已瘥
- 关节疼痛明显好转,已能下床依杖行走
- 左踝关节活动时疼痛仍剧
2. 体征
- 舌苔薄
- 脉弦细
3. 处方
- 生熟地各20克
- 仙灵脾15克
- 全当归10克
- 鸡血藤30克
- 乌梢蛇10克
- 炙蜂房10克
- 炙蜈蚣末(分吞)3克
- 炮甲片10克
- 炙僵蚕10克
- 泽兰、泽泻各10克
- 威灵仙30克
- 甘草6克
- (30剂)
- 益肾蠲痹丸续服
三诊
1. 服药后反应
- 近期复查血沉16mm/60′
- 抗O500n
- 类风湿因子阴性
- 手指、踝关节肿消
- 疼痛、晨僵亦释
2. 体征
- 苔脉同前
3. 处方
- 益肾蠲痹丸8克,每日3次
四诊
1. 服药后反应
- 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 行走自如
- 已能操持家务
2. 处方
- 益肾蠲痹丸调治3月
随访
- 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 行走自如
- 未见复发
按语
-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周身性、终身性、免疫性疾病,因病情顽缠,不易速愈,中医谓之“顽痹”。
- 顽痹具有久病入络,久病多瘀,久病多虚,久必及肾的特点,既有正虚,又有邪实,其病变在骨质。
- 骨为肾主,故倡立益肾壮督,蠲痹通络之法,标本同治,并创制益肾蠲痹丸。
- 经实验研究证实,该丸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阻止骨质破坏之功效,而且对原骨质疏松、破坏有修复作用。
- 朱师针对本案患者长期使用激素,导致机体功能紊乱,阴阳失衡,肾督亏虚,所出现寒热错杂、虚实挟杂的证候,采用寒温并用,消补兼顾的方法,汤丸并施,调整机体阴阳的平衡,加强补肾功效。
- 处方中生熟地黄配仙灵脾补肾培本,调理阴阳;制川草乌配知母,温寒凝之痼疾,活络中之郁结;结合配伍当归、鸡血藤、乌梢蛇、全蝎、蜂房、地鳖虫等活血化瘀,搜风剔邪,蠲痹通络。
- 朱师经验,在补肾养血之品中参以虫类药物,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