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汤某
  • 性别:女
  • 年龄:40岁
  • 初诊日期:2007年6月21日

主诉

月经后期,下肢瘀胀1年余。

初诊

1. 病史

  • 西医诊断:卵巢囊肿
  • 中医诊断:癥瘕(肝脾肾功能失调)
  • 症状:月经后期,下肢瘀胀,腰部酸困,双上肢瘙痒,纳可,二便调
  • 舌象:舌质澹,苔薄白
  • 脉象:脉沉

2. 治法

疏肝解郁,温肾健脾,散结消癥

3. 处方

  • 药物:桂枝茯苓丸加味
  • 剂量:茯苓10g, 赤白芍各15g, 白术10g, 附子10g, 桂枝15g, 桃仁12g, 牡丹皮15g, 炙麻黄10g, 细辛5g, 生地15g, 怀牛膝20g, 干姜10g, 泽泻20g, 党参15g, 炙甘草10g, 连翘20g, 赤小豆20g, 桑白皮12g, 当归20g, 通草15g, 大黄6g, 生姜6片
  • 煎服方法:6剂,水煎服

二诊

1. 日期

2007年7月1日

2. 病情变化

  • 症状:下肢瘀胀减轻,腰痛止,瘙痒减轻,食纳可,二便调
  • 舌象:舌澹,苔薄白
  • 脉象:脉沉细

3. 处方调整

  • 药物:桂枝茯苓丸加味
  • 剂量:茯苓10g, 赤白芍各15g, 白术10g, 附子10g, 桂枝20g, 桃仁12g, 牡丹皮15g, 炙麻黄10g, 细辛5g, 生地15g, 怀牛膝20g, 干姜10g, 泽泻20g, 党参15g, 炙甘草10g, 连翘20g, 赤小豆20g, 桑白皮12g, 当归20g, 通草15g, 大黄9g, 生姜6片
  • 加减:加柴胡15g, 升麻10g, 黄芪30g
  • 煎服方法:6剂,水煎服

三诊

1. 日期

2007年7月12日

2. 病情变化

  • 症状:诸症减轻,仍有双手上肢瘙痒,现月经暗、淋沥不尽,食纳可,二便调
  • 舌象:舌质澹,苔白
  • 脉象:脉弦缓

3. 处方调整

  • 药物:桂枝茯苓丸加味
  • 剂量:茯苓10g, 赤白芍各15g, 白术10g, 附子10g, 桂枝20g, 桃仁12g, 牡丹皮15g, 炙麻黄10g, 细辛5g, 生地15g, 怀牛膝20g, 干姜10g, 泽泻20g, 党参15g, 炙甘草10g, 连翘20g, 赤小豆20g, 桑白皮12g, 当归20g, 通草15g, 大黄6g, 生姜6片
  • 加减:白芍30g, 加防风10g, 黄芩10g, 蝉蜕10g
  • 煎服方法:12剂,水煎服

四诊

1. 日期

2007年7月29日

2. 病情变化

  • 症状:诸症减轻,时发面部及脚部肿胀、瘙痒,月经不调,食纳可,二便调
  • 舌象:舌质澹,苔薄白
  • 脉象:脉沉细

3. 处方调整

  • 药物:桂枝茯苓丸加味
  • 剂量:茯苓10g, 赤白芍各15g, 白术10g, 附子10g, 桂枝20g, 桃仁12g, 牡丹皮15g, 炙麻黄10g, 细辛5g, 生地15g, 怀牛膝20g, 干姜10g, 泽泻20g, 党参15g, 炙甘草10g, 连翘20g, 赤小豆20g, 桑白皮12g, 当归20g, 通草15g, 大黄6g, 生姜6片
  • 加减:去蝉蜕、防风、柴胡、黄芩
  • 煎服方法:12剂,水煎服

五诊

1. 日期

2007年8月19日

2. 病情变化

  • 症状:诸症减轻,下肢活动后浮肿,双手瘀胀,食纳可,二便调
  • 舌象:舌质暗红,苔薄黄
  • 脉象:脉沉细

3. 处方调整

  • 药物:桂枝茯苓丸加味
  • 剂量:茯苓10g, 赤白芍各15g, 白术10g, 附子10g, 桂枝20g, 桃仁12g, 牡丹皮15g, 炙麻黄10g, 细辛5g, 生地15g, 怀牛膝20g, 干姜10g, 泽泻20g, 党参15g, 炙甘草10g, 连翘20g, 赤小豆20g, 桑白皮12g, 当归20g, 通草15g, 大黄6g, 生姜6片
  • 加减:加柴胡15g, 黄芩12g, 鸡血藤30g, 泽兰20g, 土鳖虫10g, 猪苓20g
  • 煎服方法:6剂,水煎服

六诊

1. 日期

2007年8月28日

2. 病情变化

  • 症状:诸症逐渐改善,仍觉下肢浮肿,双手瘀胀,食纳可,二便调
  • 舌象:舌质澹,苔薄白
  • 脉象:脉沉细

3. 处方调整

  • 药物:桂枝茯苓丸加味
  • 剂量:茯苓10g, 赤白芍各15g, 白术10g, 附子10g, 桂枝20g, 桃仁12g, 牡丹皮15g, 炙麻黄10g, 细辛5g, 生地15g, 怀牛膝20g, 干姜10g, 泽泻20g, 党参15g, 炙甘草10g, 连翘20g, 赤小豆20g, 桑白皮12g, 当归20g, 通草15g, 大黄6g, 生姜6片
  • 加减:去土鳖虫,加川芎20g, 怀牛膝20g, 煅龙牡各30g, 白芥子10g
  • 煎服方法:18剂,水煎服

七诊

1. 日期

2007年9月28日

2. 病情变化

  • 症状:诸症改善,瘀胀减轻,病情稳定,食纳可,二便调
  • 舌象:舌澹,苔薄白
  • 脉象:脉弦细

3. 处方调整

  • 药物:桂枝茯苓丸加味
  • 剂量:茯苓10g, 赤白芍各15g, 白术10g, 附子10g, 桂枝20g, 桃仁12g, 牡丹皮15g, 炙麻黄10g, 细辛5g, 生地15g, 怀牛膝20g, 干姜10g, 泽泻20g, 党参15g, 炙甘草10g, 连翘20g, 赤小豆20g, 桑白皮12g, 当归20g, 通草15g, 大黄6g, 生姜6片
  • 加减:去白芥子、通草、泽兰、煅龙牡,加肉苁蓉20g
  • 煎服方法:12剂,水煎服

八诊

1. 日期

2007年10月9日

2. 病情变化

  • 症状:腰背酸痛,月经淋沥,量少色暗,食纳可,二便调
  • 舌象:舌质澹红,苔薄白
  • 脉象:脉弦细

3. 处方调整

  • 药物:桂枝茯苓丸加味
  • 剂量:茯苓10g, 赤白芍各15g, 白术10g, 附子10g, 桂枝20g, 桃仁12g, 牡丹皮15g, 炙麻黄10g, 细辛5g, 生地15g, 怀牛膝20g, 干姜10g, 泽泻20g, 党参15g, 炙甘草10g, 连翘20g, 赤小豆20g, 桑白皮12g, 当归20g, 通草15g, 大黄6g, 生姜6片
  • 加减:加阿胶10g, 杜仲15g, 川续断20g, 益母草20g
  • 煎服方法:20剂,水煎服

九诊

1. 日期

2007年11月2日

2. 病情变化

  • 症状:诸症逐渐改善,仍觉下肢浮肿,双手瘀胀,食纳可,二便调
  • 舌象:舌澹,苔薄白
  • 脉象:脉沉细

3. 处方调整

  • 药物:桂枝茯苓丸加味
  • 剂量:茯苓10g, 赤白芍各15g, 白术10g, 附子10g, 桂枝20g, 桃仁12g, 牡丹皮15g, 炙麻黄10g, 细辛5g, 生地15g, 怀牛膝20g, 干姜10g, 泽泻20g, 党参15g, 炙甘草10g, 连翘20g, 赤小豆20g, 桑白皮12g, 当归20g, 通草15g, 大黄6g, 生姜6片
  • 加减:去桃仁、红花、杜仲,加黄芩12g
  • 煎服方法:6剂,水煎服

十诊

1. 日期

2007年11月9日

2. 病情变化

  • 症状:服药后腹部时胀满,双手指时麻,二便正常,饮食尚可
  • 舌象:舌质澹,苔白
  • 脉象:脉细数

3. 处方调整

  • 药物:桂枝茯苓丸加味
  • 剂量:茯苓10g, 赤白芍各15g, 白术10g, 附子10g, 桂枝20g, 桃仁12g, 牡丹皮15g, 炙麻黄10g, 细辛5g, 生地15g, 怀牛膝20g, 干姜10g, 泽泻20g, 党参20g, 炙甘草10g, 连翘20g, 赤小豆20g, 桑白皮12g, 当归20g, 通草15g, 大黄6g, 生姜6片
  • 加减:加桃仁10g, 红花10g, 黄连10g
  • 煎服方法:6剂,水煎服

十一诊

1. 日期

2007年11月16日

2. 病情变化

  • 症状:服药后腹部时胀满,双手指时麻,二便正常,饮食尚可
  • 舌象:舌质澹,苔白
  • 脉象:脉细数

3. 处方调整

  • 药物:桂枝茯苓丸加味
  • 剂量:茯苓10g, 赤白芍各15g, 白术10g, 附子10g, 桂枝20g, 桃仁12g, 牡丹皮15g, 炙麻黄10g, 细辛5g, 生地15g, 怀牛膝20g, 干姜10g, 泽泻20g, 党参20g, 炙甘草10g, 连翘20g, 赤小豆20g, 桑白皮12g, 当归20g, 通草15g, 大黄6g, 生姜6片
  • 加减:守上方连服6日,以巩固疗效

按语

“癥瘕”一证,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所致。本桉辨证应该注意三点:一是患者腹有包块,固定不移,且伴下肢郁胀,乃肝脾不和,气血瘀滞之证。在治疗上,疏肝则气血畅达,土得木疏则肝脾调和,包块郁胀可消;二是腰痛酸困,为肾虚之象;三是双上肢瘙痒,即血虚风燥,肝血不足。故在疏肝行气化瘀的同时加入温肾健脾之品,主方选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方中桂枝辛温疏肝,温通血脉而消瘀血;芍药入肝缓急止痛;茯苓入脾祛痰利水;桃仁、牡丹皮疏肝破血祛瘀,消癥散结。患者双上肢瘙痒,加入当归、阿胶、白芍补肝、调肝、敛肝;柴胡、黄苓疏肝清肝;炙麻黄、连翘、赤小豆清热利湿;蝉蜕、防风辛散疏肝,祛风止痒。腰背酸痛,加入杜仲、续断补肝肾,强筋骨,行血止痛。是以癥瘕之治,亦需详审病情,辨析症因,方能切中病机,准确施治。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