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名称:瘾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案

患者信息

  • 姓名:章某
  • 性别:男
  • 年龄:26岁
  • 初诊时间:2015年9月11日

主诉

反复血小板减少六年,再发两月余。

诊查

  • 患者病史:反复血小板减少六年,两个月前因皮肤瘙痒,抓挠后出现红色斑疹,赴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血常规。
  • 检查结果
    • 2015年6月28日:血小板计数20×10°/L
    • 2015年6月29日:叶酸测定(Folate)6.7nmol/L,铁蛋白和维生素B12均正常
    •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7×10°/L,中性粒细胞分类数0.642,血红蛋白148g/L,血小板计数:25×10°/L
    • 肝炎全套:乙肝抗原(定性)阳性,乙肝E抗体(定性)阳性,乙肝核心抗体(定性)阳性,余阴性
    • 骨髓穿刺检查:有核细胞量中等,巨核细胞15个。染色体:正常核型,免疫分型:未及异常
    • 肝、胆、脾、胰B超未及异常,HBV-DNA阴性,肿瘤指标:ANA阴性
  • 治疗情况:因治疗效果欠佳,患者赴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考虑为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建议切脾治疗。辗转治疗后,2015年9月11日在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7×10°/L。因患者认为西医疗效欠佳,不愿手术治疗,特来求诊。

中医诊断

  • 诊断:瘾疹(阴虚血热型)
  • 西医诊断
    • 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②乙肝携带者

辨证分析

《医宗金鉴》云:“凡失血之证,阳盛乘阴,则血为热迫,不能安于脉中,犯于气分,妄行不能归入经脉也。”患者素来肝肾不足,脏腑内伤,阴虚亏耗,虚火内生,火热生风而见皮肤瘙痒;虚火生热动血而见抓挠后有红色出血点;血中伏热,扰乱心神则夜寐不安;辨为阴虚血热型瘾疹。此为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虚、阴血不足为本,虚火生热动血为标。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