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综合征导致消化不良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史某
- 性别:女
- 年龄:24岁
- 初诊日期:2011年3月24日
主诉
- 消化不良8年
症候
- 恶心、呕吐、胃胀、泛酸、嗳气
- 全身肌肉酸痛
- 睡眠障碍,多梦,梦境多为日常生活中事
- 红斑狼疮
- 激素性青光眼、激素性白内障导致双眼盲
- 舌质澹而胖,苔白厚腻,脉细数
病史
- 2002年底及2003年初出现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手指棱形肿胀、晨起僵硬不能握拳,尤其脚面肌筋剧痛不能行走而求医
- 2003年1月30日经一系列实验室免疫指标化验,被某附属医院诊断为溷合性结缔组织病
- 2003年7月出现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胃部不适症状
- 2003年11月被某眼科医院诊断为激素性青光眼(症状为持续性高眼压)、激素性白内障,后又经北京同仁医院确诊
目前病症
- 偶然性发热,每次体温均在38℃~39℃,同时伴有全身疼痛,双腿膝部下方最为严重,晨尿尿蛋白两个加号,肾脏部位常有酸困感
- 全身多处硬斑、硬块、硬结,碰之疼痛,局部还有化脓的迹象
- 胃部常有反酸、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
- 心脏、胸部、两肋下呼吸时有痛感
- 长期睡眠质量极差,很难入睡,即使睡着也非常容易醒,多梦,夜尿3~4次
- 目前日服美卓乐(进口泼尼松)1粒半(6毫克),奥美拉唑1粒,钙尔奇1粒
经络诊察
- 因四肢、躯干均有红斑狼疮引起的硬结、硬块无法察经络
- 腹部皮肤色暗,皮肉发硬
辨经
- 病在少阴经、太阴经
选经
- 太阴经、阳明经、少阳经
选穴
- 尺泽、阴陵泉、阳陵泉、手三里、足三里
- 二诊至六诊:主要取两组腧穴,尺泽、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太白、建里,灸神阙
- 七诊至九诊:未恶心,仍有嗳气;食不下(食管裂孔疝)。治疗集中于内关、公孙、神阙、章门(揲)
- 十诊至三十九诊:腹胀下移,矢气多,腹泻1日多次。从脾胃入手治疗,兼补肾之阳。根据症候改变取穴包括:天枢、章门、京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尺泽、阴陵泉、大肠俞、小肠俞、太溪、复熘、建里、关元、下脘、水分、神阙(灸)、太白(灸)、隐白(灸)、厉兑(灸)、阳池(灸)
- 四十诊至五十诊:大便已成形。未恶心、未吐。脾气渐复。取章门、京门、太溪、太白、太冲、足三里、阳陵泉、中脘等穴,灸隐白20分钟。另一组配穴为针风池、章门、京门、太溪、足三里、太冲、太阳。两组穴交替使用
疗效
- 恶心呕吐已基本不发,嗳气、纳少、身痛均减轻
- 共50诊,属好转
医案解读
- 本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8年,服用激素药物8年,多系统受损
- 红斑狼疮病本身是个疑难疾病,加上病久,又因为长期服激素抑制经络的功能,导致无法治好病根,但经过针灸治疗后消化系统障碍有所改善
- 最客观的改变为腹部皮肤颜色和硬度:未治疗前色暗皮肉甚硬,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主要因揲章门穴,使脾脏的堆积物较顺利排出,随着症状改善,腹色变正常而皮肉明显变软
- 在治疗初期,针刺阳陵泉、章门等穴时指下的感觉很空虚,由长期服用激素导致经络疲劳而致
- 长期服激素、抗生素及抗抑郁药往往可导致经络疲劳或紊乱,因此影响针灸疗效。除了药物原因外,过度或不当的针刺治疗(即取穴过多或针刺手法过度剧烈)也能导致经络疲劳或紊乱。经络疲劳表现为针感差,一般需要很长时间才有一点得气感或一直没有针感,而经络紊乱则会出现扎针时疼痛或针感方向不对。无论经络紊乱还是经络疲劳,都有经络诊察时察不到任何异常反应的可能性。凡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必须先用针灸来调整经络,使经络功能恢复正常,然后再进行治病
- 经络紊乱者,针四关加三阴交;经络疲劳者,灸气海(男)或关元(女),加针三阴交,甚者灸神阙。经络功能恢复则针感改善,疗效也随之提高
- 治疗过程中,一至六诊取两组腧穴:尺泽、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太白、建里/灸神阙。第一组穴为病经及与病经有关的合穴,能调节气机。第二组穴为足太阴经原穴与任脉两穴,有温阳补气益元的功能,以恢复经络疲劳的状态
- 七至九诊以内关、公孙、章门、神阙为主穴治疗。公孙、内关为奇经八脉对穴,通阴维脉和冲脉。阴维脉能维系调理阴经;冲脉为“血海”。内关配公孙能治疗胃心胸中的瘀滞,主治包括肠胃病。章门为脾募脏会,灸神阙可温中益气
- 后续治疗从脾胃入手,取相应募穴、背俞穴、下合穴及肝脾肾三阴经原穴,温补阳气,呕吐、恶心症状逐渐减缓,腹部变软,经水亦畅,脾胃阳气渐渐回复
- 本例调治50次方获好转,实属不易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