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眩晕医案

基本信息

  • 性别:男
  • 年龄:82岁
  • 初诊日期:2009年2月27日

主诉

头晕10天。

初诊情况

1. 病史

  • 诱因:春节期间劳累、饮食不节
  • 症状:3次发作性头晕头胀,血压最高达220/105mmHg
  • 缓解:当地医生予“心痛定”含服后缓解
  • 伴随症状:发作时无肢体活动障碍及恶心呕吐等症

2. 体格检查

  • 血压:160/100mmHg
  • 双肾区:无叩击痛
  • 双下肢:无水肿

3. 体征

  • 舌象:暗红,舌体胖大
  • 苔象:薄黄
  • 脉象:弦滑

4. 实验室检查

  • 肝肾功能:正常
  • B超:肝、胆、脾、胰、双肾未见异常
  • 心电图:大致正常
  • 血脂:甘油三酯:1.87mmol/L, 胆固醇6.52mmol/L

5. 辨证分析

  •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肾之子,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虚风上扰,故见眩晕。
  • 患者情况:年届八旬,肾中空虚,失其封藏则夜尿频多。火不生土则脾气虚弱,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倦怠乏力。

6. 中医诊断

  • 眩晕:肝肾阴虚

7. 西医诊断

  • 高血压病:Ⅲ级

8. 治法

  • 平肝潜阳,健脾补肾

9. 方药

  • 自拟方
    • 夏枯草15g
    • 菊花15g
    • 钩藤10g
    • 赤芍10g
    • 川芎12g
    • 怀牛膝10g
    • 地龙15g
    • 葛根10g
    • 石菖蒲10g
    • 丹参15g
    • 黄精10g
    • 泽泻15g
    • 茯苓15g
    • 焦三仙各10g
    • 鸡内金10g
    • 仙灵脾10g
    • 甘草10g
  • 煎服方法:7剂,水煎服

二诊情况

  • 日期:2009年3月9日
  • 症状变化:头晕好转,血压:145155/8595mmHg
  • 舌象:暗红,苔后部黄厚
  • 脉象:弦滑
  • 调整方药:去仙灵脾,加焦栀子10g, 苡仁20g

三诊情况

  • 日期:2009年3月24日
  • 症状变化:头晕、精神明显好转,食欲转佳,血压正常
  • 舌象:暗稍红,苔薄黄
  • 脉象:弦细
  • 调整方药:加山药20g, 仙灵脾10g, 炒杜仲15g, 寄生10g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