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医案
基本信息
- 患者:陈某
- 年龄:42岁
- 症状:头昏头晕,甚则跌倒,欲呕,心慌,梦多,时有失眠
初诊信息
- 舌苔:白腻中厚
- 脉象:细弦
- 诊断:肾阴下亏,肝阳挟胃湿上冒
- 治疗原则:平肝阳,化湿浊,滋补
初诊方剂
- 珍珠母:二两
- 甘菊:三钱
- 贝齿:五钱
- 法半夏:三钱
- 茯苓:五钱
- 钩藤(后下):五钱
- 决明子:四钱
- 陈皮:二钱
- 姜汁炒竹茹:四钱
- 白蒺藜:三钱
- 泽泻:二钱
二诊信息
- 舌苔:白腻已瘥
- 脉象:缓涩
- 症状:头昏头痛已有减轻,耳鸣如故,小溲黄
- 诊断:阴亏,气分亦弱,胃湿难净
- 治疗原则:扶气,化湿浊,滋补
二诊方剂
- 甘菊:二钱
- 珍珠母:二两
- 天麻:一钱五分
- 法半夏:二钱
- 首乌:三钱
- 上潞党:三钱
- 灵磁石:八钱
- 炒于术:三钱
- 制萸肉:三钱
- 茯苓:四钱
- 陈皮:二钱
按语
- 按语:《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病的根本病因为肝风旋扰,但临床所见,常有肝肾阴亏及挟痰、挟湿等区别。上例陈姓患者,头昏跌倒,欲呕,苔腻,是肝风挟痰之症,史氏所治,先平肝阳,佐化痰浊,病瘥之后,改用滋肾健脾,以固根本。沉姓患者,头眩且鸣,史氏诊为脑髓不足,肝风上扰,故治以滋肝益肾,填充脑髓,仍佐以平肝熄风,方中龟板、首乌、萸肉、女贞子、黑木耳能滋肝益肾;白芍、甘菊、天麻平肝熄风;石决明、磁石重镇潜阳。但此类眩晕,究属虚损之症,故史氏认为必须药养共进,才能获效,所言极其中肯。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