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术后脑水肿医案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 马某
- 性别: 男
- 年龄: 25岁
- 籍贯: 宁乡县
- 就诊时间: 2010年4月1日
病情简介
患者因头痛逐渐加剧两月,于2010年4月1日在湘雅医院进行开颅术,术中切除颅内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脑胶质瘤,星型细胞瘤I-Ⅱ级。术后行脑部25次局部放疗及两周期化疗,于2010年7月27日要求吾师中药治疗。
初诊
1. 主诉
头痛逐渐加剧,偶有刺痛,以巅顶至右侧顶额部为甚,伴恶心干呕,心烦,失眠,纳食少,体虚无力,语言不清,不愿多言。
2. 体征
- 头部右侧额颞区手术切口愈合好,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 6~7cm头皮范围红肿,突出高约1.5cm,指压时尚软,无明显结节,无压痛。
3. 舌脉
- 舌质红,苔薄黄。
- 脉细数。
4. 中医辨证
气滞血瘀,水湿内阻,正气虚损。
5. 治则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行气利水,兼补气益肾。
6. 方药
- 全僵四物汤加减
- 全蝎5g
- 当归10g
- 川芎10g
- 赤芍10g
- 生地10g
- 西洋参10g
- 黄芪15g
- 菊花10g
- 枸杞子10g
- 女贞子10g
- 牛膝10g
- 桂枝6g
- 法半夏10g
- 车前子10g
- 川木通10g
- 陈皮10g
- 姜皮10g
- 连翘12g
- 紫花地丁12g
- 白花蛇舌草20g
- 夏枯草20g
- 甘草5g
二诊
1. 服药情况
服上方30剂。
2. 病情变化
- 头痛减轻,恶心呕吐止,纳食增加。
- 头部右侧额颞区红肿消失,皮肤凸出部分与周围头皮基本相平,无压痛。
3. 舌脉
- 舌质红,苔薄黄。
- 脉细数。
4. 处方调整
去车前子、姜皮、法半夏。
三诊
1. 服药情况
继续服用调整后的方药。
2. 复查情况
2010年11月3日,头部CT复查:颅内未见肿块,脑水肿带消失,偶有失眠,右侧头皮麻木。
3. 处方
守方治疗。
四诊
1. 服药情况
2011年3月9日,头痛消失,上班坚持工作。
2. 处方调整
- 全僵四物汤去连翘、紫花地丁,加桃仁10g,红花5g,莪术10g,旱莲草10g,仙灵脾10g,健脾益肾、活血化瘀、解毒散结治之,以防止复发。
3. 建议
加用鸦胆子乳针剂静脉滴入,协助治疗。
五诊
1. 服药情况
2012年3月25日,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2. 处方
水煎,每日1剂,进行巩固治疗。
末诊
1. 服药情况
2013年5月15日,头部CT复查:颅内未见肿块,患者已能上班,无不适。
2. 处方调整
守方减量巩固治疗。
按语
患者脑胶质瘤术后经脑部放疗,产生了系列毒副反应,具有“火热邪毒”特点的放射线,作用于头部类似外邪侵犯,邪热过盛,伤津化燥,气滞血瘀热结,致使患者头部皮肤色素沉着,发热红肿,高出皮肤。“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清阳之气受阻,津液输布障碍,湿邪蒙蔽清窍,致患者头眩蒙冒闷痛,语言謇涩。湿邪蒙心,心无所主,神无所依,心慌心悸,失眠不寐。胃浊上逆,胃失和降,恶心呕吐,纳食减少。加之两周期化疗,致患者气血亏虚,体虚乏力而出现气滞血瘀、水湿内阻、正气亏损、虚实夹杂之状况。吾师取经验方全僵四物汤加减治疗。方中全蝎配伍当归、川芎、赤芍、生地补血和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西洋参、黄芪大补元气,旺盛气血。枸杞子、女贞子滋阴补肾,资生肾精,化生精髓,充养髓海,纠正术后放疗后正气亏虚,髓海受损。由于湿邪蒙蔽清窍,导致脑水肿严重,吾师在方中加车前子、川木通、法半夏、陈皮、姜皮行气利水,牛膝引瘀血、水液和诸药下行。吾师在方中加桂枝作为引经药,取桂枝辛温解表,通利三焦,行太阳之阳气,宣通表里之邪,开郁而清湿热,内助膀胱温阳化气以行水,使水湿下行。与全蝎相伍,化瘀散结,搜风通络。与菊花相伍疏风透脑,解郁止痛。患者服药30剂,头痛减轻,恶心呕吐止,纳食增加,头部右侧额颞区红肿消失,皮肤凸出部分与周围头皮基本相平,脑水肿迅速消失。吾师在前方中去车前子、姜皮、法半夏继续治疗。2010年11月3日,头部CT复查:颅内未见肿块,脑水肿带消失,头痛消失,恢复上班,至2013年5月复查CT,颅内肿块无复发。后续治疗:吾师在方中加桃仁、红花、莪术增强解毒散结。加旱莲草、仙灵脾滋补肾中元阴元阳,振奋命门之火,资生肾精,化生精髓,充填髓海,上承于脑,营养脑髓以防止脑肿瘤复发。并建议加用鸦胆子乳针剂静脉滴入。鸦胆子乳针剂清热解毒、祛瘀散结,临床用于治疗肺癌脑转移,在此取其鸦胆子乳针剂静脉滴入,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作用于肿瘤,亦是吾师遵循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和临床经验。在临床治疗时并参照手足三阳经络循行于头面之循行路线,加入桂枝作为引经药物,也是吾师临床用药之经验。(潘博潘敏求)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