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邪由肺胃下注大肠所致咳喘、下利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方某
- 性别:男
- 年龄:1岁
- 就诊日期:2005年9月5日
主诉
患者咳嗽、气促1月。
病史
- 初诊:患者出生后体健;2005年7月18日出现咳嗽,中西药治疗7天后痊愈。1周后又出现咳嗽剧烈,气促痰多,夜间熟睡后可闻及鼻鼾声,自此缠绵1月,时甚时缓。入某医院住院部治疗,X线检查:双肺未见异常,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并给予西药治疗7天(具体药物不详)。患儿咳嗽及痰液虽减,气促稍缓,但晚间鼾音未减,稍动或闻异味则气促。喉间闻及吹笛声。近2天每日排黄色稀溏便2次,胃纳尚可。
- 舌象:舌质正红,苔薄微黄
- 脉象:细而滑数
诊断
-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 中医诊断:哮病(支气管哮喘)
病因分析
此为宿痰未除,伏于肺内;遇诱因则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引致哮喘发作。但因近日外感风温,邪由肺胃下注大肠,每日排黄稀溏便2次,故当先升泄温邪,止利,佐以降气涤痰;利止后再治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