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患者信息
- 姓名:张某
- 性别:女
- 年龄:21岁
- 职业:学生
- 初诊日期:2006年2月18日
主诉
停经已有半年。自月经初潮至2005年9月月经正常,自5月经量略有减少,8月旅游奔波劳顿,心身疲惫,致经停不至。
既往史
曾服中药不效。
临床表现
- 神疲腰酸
- 睡眠轻易醒
- 四肢不温
- 口干欲饮,饮不解渴
- 纳差
- 大便稍干
- 夜尿2~3次
- 带下色黄
- 平素性情抑郁寡欢
体征
- 超声检查:子宫小,长3.4厘米,体积8.8厘米
- 舌象:舌体瘦小、质红绛、苔薄、舌尖红赤
- 脉象:脉弦滑
初诊
方剂
- 南沙参 15克
- 麦冬 12克
- 姜半夏 10克
- 生石膏(先煎) 20克
- 茵陈 12克
- 枇杷叶 15克
- 桔梗 10克
- 葛根 20克
- 乌梅 10克
- 玉竹 12克
- 黄连 8克
- 白茅根 20克
- 白芦根 20克
- 佛手 10克
- 生谷芽 20克
- 生麦芽 20克
- 炒酸枣仁 15克
- 知母 10克
- 紫石英(先煎) 18克
- 水煎服,每日1剂,共8剂。
二诊
方剂
- 南沙参 去
- 枇杷叶 去
- 白茅根 去
- 芦根 去
- 太子参 15克
- 五味子 6克
- 生龙骨(先煎) 30克
- 生牡蛎(先煎) 30克
- 水煎服,每日1剂,14剂。
三诊
方剂
- 南沙参 12克
- 西洋参(先煎) 8克
- 麦冬 10克
- 玉竹 10克
- 生山药 15克
- 莲肉 15克
- 石斛 10克
- 生谷芽 18克
- 麦芽 18克
- 焦山楂 10克
- 焦神曲 10克
- 炒酸枣仁 15克
- 知母 10克
- 菟丝子 12克
- 枸杞子 12克
- 生龙骨(先煎) 30克
- 生牡蛎(先煎) 30克
- 夜交藤 15克
- 水煎服,每日1剂,14剂。
四诊
方剂
- 太子参 12克
- 五爪龙 15克
- 黄精 12克
- 炒白术 12克
- 茯苓 15克
- 当归 12克
- 白芍 12克
- 川芎 9克
- 炒酸枣仁 15克
- 炒山楂 12克
- 炒麦芽 12克
- 炒神曲 12克
- 广木香(后下) 10克
- 郁金 9克
- 合欢花 15克
- 益母草 12克
- 乌药 9克
- 炙甘草 6克
- 水煎服,每日1剂,14剂。
五诊
方剂
- 太子参 12克
- 西洋参(先煎) 12克
- 金盏花 15克
- 生谷芽 18克
- 生麦芽 18克
- 鸡内金 10克
- 茯苓 18克
- 八月札 12克
- 砂仁 6克
- 薏苡仁 30克
- 黄连 6克
- 炒枳实 15克
- 红花 12克
- 甘草 6克
- 生姜 2片
- 水煎服,每日1剂,14剂。
六诊
方剂
- 太子参 12克
- 五爪龙 15克
- 炒苍术 12克
- 炒山药 15克
- 土茯苓 18克
- 车前子(包煎) 15克
- 椿根皮 10克
- 乌药 9克
- 泽泻 12克
- 醋香附 10克
- 芡实 12克
- 生龙骨 20克
- 生牡蛎 20克
- 当归 10克
- 炒薏苡仁 20克
- 炙甘草 8克
- 炒山楂 12克
- 炒麦芽 12克
- 炒神曲 12克
- 水煎服,每日1剂,26剂。
七诊
方剂
- 太子参 12克
- 生白术 12克
- 炒山药 15克
- 莲肉 12克
- 厚朴 10克
- 茯苓 15克
- 当归 12克
- 川芎 8克
- 龙眼肉 8克
- 炒柏子仁 15克
- 广木香 10克
- 醋香附 9克
- 炒山楂 10克
- 炒麦芽 10克
- 炒神曲 10克
- 阿胶珠(烊化) 6克
- 炙甘草 6克
- 水煎服,每日1剂,14剂。
按语
重视调理脾胃是路教授治疗妇女闭经的另一特点。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气机升降有序。若脾失健运,化源不足,则血海空虚,气机升降失常而闭经。《兰室秘藏》云:“妇人脾胃久虚,或形赢气血俱衰,而致经行断绝不行。”或脾气不足,不能运化水湿,湿聚成痰,痰浊下阻胞宫而致闭经。《万氏妇人科》亦提出“妇人女子,闭经不行,一则脾胃损伤,饮食减少,气耗血枯而不行者。一则躯肢迫塞,痰涎阻滞,而经不行者”,说明脾虚失运,痰浊阻滞是导致闭经的病因病机之一。
【出处】2007年第7期《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