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摘要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侯某
- 性别:女
- 年龄:11岁
- 初诊日期:1981年8月18日
主诉及病史
- 主诉:患者自1978年春因食虾皮及跳皮筋后汗出受风,当晚后背出现大片风团,即去某医院急诊,诊为荨麻疹,给予氯苯那敏及注射葡萄糖酸钙,皮疹消退。以后连年不愈,反复发作。
- 病史:出疹范围自背部发展到颜面、前胸、后项及四肢,疹色澹红。每遇冷风或食韭菜、牛羊肉、鱼虾等,风团出现更为明显,甚则眼睑、口唇水肿,腹痛。曾经做变态反应科检查,对下列食物过敏:大米、小麦、玉米面、鸡蛋、牛奶、牛肉、羊肉、虾、花生、芝麻、蒜、韭菜、洋白菜、西红柿、扁豆。自1980年冬至今大便溏,每日1次,遇食韭菜及不易消化之物,则大便急迫,甚则便于裤内。病后曾去几个医院诊治,服中药20余剂,注射组胺30支,长期服用去氯羟嗪及安得诺新,治疗均无效果。
检查
- 面色:黄白
- 体形:体瘦
- 舌象:舌质澹,苔薄白
- 脉象:脉濡
辨证
- 初病时:由于进食虾皮动风之物,外因汗出受风,风寒之邪郁于皮肤而发病。
- 病程日久:患者禀赋不足,肠胃虚弱,病邪乘虚而入,由表陷里,故对多种食物过敏,大便溏,甚则大便急迫,面黄体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