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蒋某
  • 性别:男
  • 年龄:35岁
  • 职业:农民
  • 入院日期:1981年12月27日
  • 出院日期:1983年1月10日

诊断

  • 疾病名称:疫斑热(流行性出血热)
  • 证型:热瘀内闭,阴津损伤证

初诊情况

  • 入院时症状:畏寒,发热,恶心呕吐,面颜潮红,目赤且有出血斑,口渴唇裂,口秽喷人,上腭、胸、腋密集红疹,呈条索状,头痛、目痛、腰痛拒叩,唇紫。
  • 舌象:舌苔黄,舌质红绛
  • 脉象:脉小数
  • 血压:0/0 mmHg
  • 诊断: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期
  • 实验室检查
    • 白细胞计数:21800/mm³
    • 血小板计数:8.4万/mm³
    • 凝血酶时间:大于正常对照61秒
    •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大于正常对照78秒
    • 纤维蛋白原:144 mg%
    • 血尿素氮:49 mg%
    • 尿检:蛋白(+)

辨治经过

第一阶段

  • 治疗措施:清心凉营,开闭防脱
  • 药物:牛黄清心丸1粒,1日2次
  • 病情变化:神志仍然欠清,时有谵语,眼结膜见出血瘀斑,尿少
  • 舌象:舌面芒刺,舌苔焦黄,舌质深绛
  • 治疗调整:凉血化瘀,养阴解毒,清心开窍
  • 药物:鲜生地60g, 玄参10g, 丹皮10g, 赤芍10g, 水牛角30g(先煎),石斛15g, 麦冬10g, 连翘10g, 生军15g, 龙胆草3g
  • 牛黄清心丸:1粒,1日3次
  • 治疗效果:神志转清,尿量较多,皮肤潮红仍然明显,红疹甚多,舌质光绛

第二阶段

  • 治疗措施:守前法续清其邪
  • 药物:生地15g, 玄参15g, 水牛角(先煎)30g, 丹皮10g, 紫草10g, 赤芍15g, 生军10g, 茅芦根各30g

后期情况

  • 病情变化:进入多尿期,皮疹减少,他症亦轻
  • 治疗措施:凉血化瘀,养阴解毒
  • 药物:生地15g, 玄参15g, 水牛角(先煎)30g, 丹皮10g, 紫草10g, 赤芍15g, 生军10g, 茅芦根各30g
  • 治疗效果:各项检验恢复正常,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按语

以上3例均为流行性出血热重证治案,虽表现有热结、水停、内闭、阴伤等不同侧重,但均有“热瘀”的共性病理基础。周师课题组根据凉血散瘀法研制的丹地合剂、地丹凉血针,在该病中见机应用,观察有明显出血者41例,显效达97.5%,无效2.44%。联合应用泻下通瘀法,治疗少尿期蓄血、蓄水重证202例,病死率3.92%,而西药对照组77例,病死率21.18%,两者差异显着。证明辨证应用凉血散瘀法治疗外感瘀热证确有价值。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