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寒饮冷则伤肺”之咳嗽治例的思考
患者信息
- 姓名:黄某某
- 性别:女性
- 年龄:67岁
- 初诊日期:2018年3月30日
主诉
咳嗽间作1年。
现病史
- 发病时间:2017年5月
- 发病原因:因天气热而食梨与银耳,量多,放在冰箱中,连续进食几天后出现咳嗽,有痰,但无发热。
- 病情发展:因居住条件不佳及劳累后,咳嗽加重。至海南省结核病医院就诊,口服抗结核药2个月,咳嗽未好转。后至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未明确病因。患者又至海南农垦医院住院治疗,曾行肺穿刺检查后确定无肺结核,这次肺穿刺检查后连续吐血9天,于2017年6月出院。患者将胸液标本送至北京化验,检查出某种细菌,介绍用了一种很贵的国外新药阿法替尼,每次1片,每日1次,连续服药10个月。
- 症状:痰白、质稀,量多如水,现仍有吐痰,痰黄、质稀,量较前减少,咳嗽为中午以后到晚上明显,体瘦,食欲欠佳,大便稍稀软,一天一次。目前就诊的原因是咳嗽时觉肚子有气,肚子痛,曾服腹灵康。平时进食凉的食物胃部不适。咽后壁偏紫红,有滤泡。脉沉弦,有燥数之象,心率100次/分,舌暗红、少苔、微黄、少津。
既往史
- 诊断:10余年前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肺结核,曾在海南结防所口服抗结核药物2个月后,医生说结核治愈,故停药。间断口服中药治疗。
辨证分析
- 病因:患者初因食甘寒之食物较多,导致胃寒,损伤脾阳,土不生金,肺失宣肃,引发咳嗽,痰多。
- 舌象与咽部表现:舌象与咽部紫红,又为阴虚而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