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某医案

## 基本信息
- **性别**:女
- **年龄**:48岁
- **初诊日期**:1992年8月21日

## 主诉
咽喉及舌根作痛,已10个多月。自己感觉由疲劳所致,其程度逐渐加重。干燥明显,狂饮而偏喜凉。咽头似有痰样物附丽,鼻腔也有干燥感;两眼外眦也有失润之感。大便偏干,得上清丸可以正常。

## 初诊检查
-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伴充血红艳
- **舌根乳头**:肥大充血亦红艳
- **舌苔**:薄苔偏腻
- **脉象**:平

## 初诊案解
阳明经胃热熏蒸,少阴经心火助桀。治宗凉胃清心入手。
- **药物**:
  - 生地10g
  - 白茅根10g
  - 竹叶10g
  - 芦根30g
  - 金银花10g
  - 连翘6g
  - 黄芩3g
  - 玄参10g
  - 瓜蒌仁10g
  - 甘中黄3g
- **煎服**:7剂

## 二诊
- **日期**:1992年9月8日
- **情况**:上药以出差,仅进7剂。舌根及咽喉痛已减轻一些,但不适感依然较严重。干燥无明显改善,痰样物附丽之感已式微。大便逐渐趋向正常。
- **检查**:两处充血明显减轻。舌薄腻苔,脉平偏细。

## 二诊案解
从循序以进而论,玉女煎是其时矣,第以舌苔污腻,熟地焉敢黏唇。仍取前法,以策平稳。
- **药物**:
  - 生地10g
  - 生石膏30g
  - 知母10g
  - 白茅根10g
  - 竹叶10g
  - 金银花10g
  - 玄参10g
  - 芦根30g
  - 藿香10g
  - 佩兰10g
- **煎服**:7剂

## 三诊
- **日期**:1992年9月15日
- **情况**:咽喉疼痛明显减轻,舌根痛也有缓解。干燥已有润意,饮之“狂”者,刻已成“善”耳。大便已正常,舌体前半有辣感。
- **检查**:咽充血消失。舌根两侧乳头轻度肥大,充血已退。舌薄苔,脉细。

## 三诊案解
两诊裁方,俱获效益,当然再循序以求。
- **药物**:
  - 生地10g
  - 生石膏30g
  - 知母10g
  - 白茅根10g
  - 金银花10g
  - 穿心莲10g
  - 连翘6g
  - 芦根30g
  - 天花粉10g
  - 石上柏10g
- **煎服**:7剂

## 四诊
- **日期**:1992年9月22日
- **情况**:又进7剂,咽痛基本消失,舌根痛亦已缓解,干燥也转滋润。舌尖辣感近两日方才改善。唯不耐多言,以多即加重。
- **检查**:咽、舌根已接近正常。舌薄苔,脉细。

## 四诊案解
病情减灶,痊意添筹。步迹前旨,稳健以求,以冀勿药。
- **药物**:
  - 熟地10g
  - 生石膏30g
  - 知母10g
  - 白茅根10g
  - 菊花10g
  - 石上柏10g
  - 蚊休10g
  - 天花粉10g
  - 柏子仁10g
  - 穿心莲10g
- **煎服**:7剂

## 按语
本案例咽喉及舌根作痛,然干燥症状尤为明显,狂饮而偏喜凉。鼻腔也有干燥感;两眼外眦也有失润之感。大便偏干燥,服上清丸通下而得正常。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伴充血红艳。烦渴便结是阳明实证的特征。胃热熏蒸,咽喉失于濡养而干,肠道失于津液而便秘,少阴经心火助桀而然。兼用玉女、导赤清热养阴并用,使咽痛得平,咽干得润,大便得通。即所谓肺与大肠相表里也,大便一通,腐气不得上熏,咽喉自然清净也。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