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整理
一诊
就诊日期:1961年6月17日 病情描述: 左小腿筋腱及踝关节筋膜陈伤,步履作痛时发,按压仍感酸楚,关节筋络暗伏风湿。 治疗方案:
- 药物: 生川乌6克,生草乌9克,白附子6克,北细辛3克,川桂枝6克,川独活6克,甘松12克,山柰12克,新红花5克。
- 煎煮方法: 用清水五大碗,煎浓,用纱布敷擦。
- 注意事项: 忌勿入口。
二诊
就诊日期:1961年8月30日 病情描述: 足踝及膝关节陈旧伤筋寒湿痹留,经治之后,步履较有劲力,但感受寒湿或疲劳后关节筋络仍有酸楚。 治疗方案:
- 药物: 生川草乌各6克,川桂枝6克,北细辛3克,甘松12克,白附子6克,新红花5克,海桐皮9克,千年健9克,天仙藤12克。
- 煎煮方法: 用清水五大碗煎浓熏洗。
- 注意事项: 忌入口。
按语
在踝部伤筋的病案按语中已提到踝部损伤,治之失当则易遗患于后,积为陈伤。除筋骨未能复旧外,尚有气血失于谐和,风寒湿气滞留。益气血,壮筋骨,祛风通络为治疗常法。以上三例治法均有所变化:
- 李案: 纯以调摄肝脾肾三经为治,虽由寒湿痹阻筋骨,却取扶正而达邪,乃是治疗的变法。治疗不一定面面俱到,而要抓住其关键。
- 曹君: 年逾花甲,精血已亏,与李案相比,更加突出益肾。《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丈夫···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故以益肾为要,惟以益肾图本,气血才能恢复,用药虽简,其意却深。
- 吴案: 仅用外洗方法以温经活血止痛,若适当内服中药亦未尝不可。外洗方中有关药物在伤筋篇中已有介绍,均为石氏伤科的常用药。
治疗服药时间宜长不宜短,即使症状改善,仍须服药一定时间方为妥当。在治本的同时,外贴膏药以温通气血,舒筋和络。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