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邪气,客于腠理
病历摘要
- 患者信息:朱某,男,50岁。
- 主诉:臀部及周围皮肤瘙痒10年余。
- 症状:
- 初期皮肤发出不少丘疹,甚痒,不断搔抓,皮肤开始溃破,甚至渗液糜烂,肤色呈暗红,有灼痛。
- 前往医院诊治,先后用灰黄霉素癣药水、克霉唑软膏、复方土槿皮酊剂等外涂,治疗后症状改善,无瘙痒,但过几个月后,皮肤又出现瘙痒及溃破,甚至疼痛,症状时轻时重,几年来屡治屡发,经久不愈。
- 体征:
- 现大腿内侧腹股沟附近可见有4厘米左右圆形斑块,色暗红,边缘清楚,微微隆起,中央平坦,其状如钱。
- 斑块周围及臀部有澹红色丘疹,由于搔抓,有轻度溃破。
- 检查:真菌检查及培养阳性。
- 诊断:股癣。
辨证治疗
- 证属:风湿邪气,客于腠理。
- 治疗方法:药用博落回酊剂,予以外搽治疗。
- 药物组成:
- 博落回根30克
- 苦参15克
- 百部15克
- 60%乙醇100毫升
- 制备方法:
- 将上述药材浸于60%乙醇中7天。
- 用二层纱布过滤后,置于玻璃容器中密封备用。
- 使用方法:
- 用药棉少许蘸酊剂搽于患处,每天3~4次。
- 10天为1个疗程,一般连续治疗3~6个疗程。
- 治疗结果:
- 治疗2个疗程后,瘙痒消除,皮肤斑块、丘疹等体征均随之消失。
- 为了巩固疗效,继续搽用2个疗程。
- 真菌检查及培养阴性,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
- 病因分析:本案多由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血气相搏,则血气阻涩而发。
- 病机:风湿热邪郁于肌肤,熏蒸皮肤,皮毛腠理疏松,外卫功能减低,被虫侵蚀而为病。
- 药物选择:
- 博落回:别名山火筒,属罂粟科博落回属植物,辛、苦、温,有大毒,主要功能解毒、散瘀消肿、祛风杀虫。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关节痹痛、阴道滴虫、顽癣等。
- 苦参:苦、寒,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之功效,可治皮肤风痒、疥癣。
- 百部:甘、苦、平,有灭虱杀虫之功效,用于荨麻疹、皮炎、体癣等病证。
- 现代药理研究:博落回、苦参、百部均对真菌及某些细菌有抑制作用,是治疗癣病的有效药物。
- 注意事项:博落回有大毒,不宜内服,在酊剂中是主药,疗效明显优于平常之品。博落回生长于山坳地坡之处,在山区和丘陵地带药源是比较丰富的,此法简单易行,值得一试。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