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骨折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朱某
  • 性别:女
  • 年龄:25岁
  • 职业:闽侯城门乡(原公社)农民
  • 初诊日期:1983年5月13日

病史

患者3天前在家上楼时不慎从3m高处楼梯上坠落,以足先着地,当时无昏迷,右踝部出现畸形、肿胀、疼痛,不能行走。曾送郊区乡村医师治疗未见效,今转院治疗。

检查

  • 神清,面色暗,痛苦表情
  • 舌澹,苔薄白,脉细涩
  • 右踝部:畸形,肿胀,踝前可触及高低不平骨折块,局部压痛明显,右踝活动障碍
  • X线片:右距骨颈体间骨折,远骨折块向前移位,踝关节轻度向后脱位

诊断

右距骨骨折

处理

手法治疗

  1. 复位
    • 手法:患者仰卧,患肢屈膝90°,助手环握小腿上部,医者一手握住前足,轻度外翻,强力跖屈,向后推压,另一手握住小腿下端后侧向前提托,使距骨头与距骨体两骨块对合。合并体部后脱位时,请另一助手将踝关节极度背伸,稍向外翻,并向下牵引。医者用两拇指将距骨体部向前上方推压,使其复入踝穴,然后用拇指向前顶住体部,将踝关节稍跖屈,使两骨折块对合。
  2. 固定
    • 复位后置踝关节稍跖屈外翻位,在内踝下方和距骨头部背侧各置一平垫,然后以夹板固定,外敷活血散,内服活血镇痛汤,练趾、踝部屈伸活动。

药物治疗及练功

  • 药物治疗:距骨颈骨折后,距骨体易发生缺血性坏死,故中、后期应重用补气血、养肝肾、壮筋骨药物,以促进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加强中药熏洗,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 练功:2周后:局部肿痛明显减轻,改敷接骨散,服跌打补骨丸,继续练踝部活动。
  • 5周后:X线复查:骨折处已有少量骨痂生长。患部无肿痛,解除夹板固定,以舒筋活血洗剂熏洗,内服续骨丸,练踝关节屈伸活动。
  • 6周后:可扶拐练走。
  • 8周后:踝部活动基本正常,可自行走路。

诠解

  • 足骨结构:由7块跗骨,5块跖骨,14块趾骨组成,借助韧带和肌肉相连,构成足底三个足弓:内侧足纵弓、外侧足纵弓和足横弓。足弓有负重、推进行走、缓冲、吸收震荡及保护足底神经、血管、软组织的功能。足弓形成,使足底三点负重,具有稳定性。
  • 距骨结构:距骨分为头、颈、体三部,有6个关节面,仅颈部覆有骨膜,为主要营养血管进出部。距骨无肌肉附着,骨折或脱位不易发生继发性移位。移位多由外力所致,由于周围关节囊和坚强的韧带牵拉,手法复位比较困难,但复位后,再移位的可能性较小。
  • 距骨骨折原因:较少见,属跗骨骨折。多由足部突然强力跖屈或由高处跌下时,踝关节强力背伸外翻或汽车驾驶员刹车时用力过度所致。前者多为距骨后突被跟骨冲击而折断,骨折多为小块骨折,骨折片向后、向上,一般移位不多。后者较常见,按骨折线分颈部、体部或颈体间骨折。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