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马××
- 性别:男
- 年龄:42岁
- 职业:静安区房地产公司职员
- 就诊时间:1998年2月
- 就诊医院:余姚医院专家门诊
主诉
右脚大拇趾内侧红肿疼痛,半年前在华山医院验血,血清尿酸10.8毫克/100毫升,收入内科住院,体温39.8度。采用静脉滴注强的松,口服秋水仙碱和消炎痛,半月后症状消失。按医生意见戒烟限酒,不吃猪内脏和少吃肉食,并内服异嘌呤醇苯磺唑酮等。近三个月反复发作,再到华山医院,给予秋水仙碱、保泰松、强的松龙口服和静脉注射,均无效果。经询问知其长辈有痛风病者。
体征
- 检查结果:华山医院的病历显示:血清尿酸9.8毫克/100毫升,曾使用激素和秋水仙碱。右脚拇趾内侧皮肤红肿伴有水流,面积4×5厘米,趾跖关节活动受限。带来X光片骨关节无异常发现。体温38.2度。脉浮数每分钟96次。苔黄厚腻,舌质澹红。
处理
- 局部治疗:
- 采用1%盐酸利多卡因5毫升+盐酸林可霉素0.6克+地塞米松10毫克溷合。在趾背红肿上沿进针。先推入0.5毫升做皮丘使之局部麻醉,然后慢慢推入,针头向后退,呈扇面形将药液注入红肿组织内,这时局部疼痛已成麻醉,给予按摩,使药液分布均匀。
- 内服中药:
- 处方一:秦艽15,独活10,茯苓12,白术12,薏米仁30,川桂枝6,黄苓10,黄连6,何首乌15,淮山药15,天花粉20,南沙参20,生甘草10。3剂。
- 处方二:去黄连、黄苓。加入柴胡10,生黄芪20。再服7剂。
- 处方三:继续服用上方50剂。
复诊
- 服药后:疼痛减轻,睡眠12小时,体温36.8度,右脚拇趾红亮肿消失,皮肤出现皱纹,局部再次采用封闭疗法。
- 调整处方:去黄连、黄苓。加入柴胡10,生黄芪20。
- 随访:服药50剂后,全身症状消失,随访5年没有复发。
按语
该患者为痛风病反复发作,治疗上采用局部封闭疗法和中药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控制了病情,避免了长期使用激素和秋水仙碱带来的副作用,最终达到治愈效果。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