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郭某
- 性别:女
- 年龄:51岁
- 初诊日期:2008年8月28日
主诉
咳嗽10余年,伴大便稀。
初诊
1. 现症
- 干咳无痰
- 咽痒
- 大便稀
- 纳可,小便可
- 舌质红,苔白
- 脉弦
- 既往有慢性阑尾炎病史
2. 中医诊断
- 咳嗽(气阴两虚)
3. 西医诊断
- 慢性支气管炎
4. 治法
- 益气养阴,宣肺止咳
5. 处方
- 姜辛五味止咳汤加减
- 党参 30g
- 麦冬 10g
- 五味子 12g
- 干姜 15g
- 细辛 4g
- 柴胡 15g
- 黄芩 10g
- 炙麻黄 6g
- 附子 6g
- 桂枝 15g
- 白芍 15g
- 炙甘草 10g
- 15剂,水煎服
二诊
1. 日期
2008年9月21日
2. 现症
- 咳嗽明显改善
- 遇冷咽痒,咳嗽无痰
- 纳可,二便调
- 舌澹,苔白
- 脉弦
3. 处方
- 原方加桔梗 12g, 半夏 12g
- 15剂,水煎服
三诊
1. 日期
2008年10月14日
2. 现症
- 咳嗽基本止,偶尔咳嗽,无痰
- 咽中如有物阻
- 大便每日一次,便稀
- 舌澹,苔白
- 脉弦
3. 处方
- 原方去桔梗、半夏
- 加黄芪 30g
- 10剂,水煎服
四诊
1. 日期
2008年10月24日
2. 现症
- 服上方后,咳嗽明显改善,每天偶咳两声
- 自觉咽有物阻
- 大便稀,每日1次
- 舌质澹舌尖红,苔白
- 脉弦
3. 处方
- 原方加白术 10g, 茯苓 20g, 陈皮 15g, 苏叶 12g, 桔梗 12g
- 15剂,水煎服
按语
内伤“咳嗽”一证,多因感冒迁延日久,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作。本桉辨治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 患者患病日久,气阴耗伤。
- 遇冷而发,咽痒,有风邪犯肺之象。
- 大便稀,为脾阳虚,清阳下陷之证;舌质红,脉弦,为气郁化热所致。 故在益气养阴之中,加入疏风解表、温补脾阳之品。本方中党参大补脾肺之气,麦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党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燥邪得清。伍炙麻黄发散风寒、开宣肺气,桂枝发汗解肌、助阳化气以行水湿痰饮之邪。细辛既可外散风寒,又可下气消痰、温肺化饮止咳。附子、干姜温补中阳,培土生金,以杜生痰之源。陈皮、桔梗宣肺利咽。柴胡、黄芩疏肝清肝,以制木火刑金。是以咳嗽之治,亦需详审病情,辨析症因,方能切中病机,准确施治。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