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益气补血清热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陈某
- 性别:女
- 年龄:30岁
- 初诊日期:2008年11月27日
主诉
乏力8个月余,加重2个月,伴心悸、烘热。
现病史
患者于2008年3月初因体检发现“全血细胞减少、脾脏大”,入住某医学院附一院,经骨穿等检查确诊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服泼尼松每日60mg等药治疗,后逐渐减量至每日40mg,症状改善不明显。近2个月来自觉乏力感加重,时有心悸、气短,烘热、出汗等症,遂来要求配合中药治疗。
体征
- 精神倦怠
- 颜面潮红
- 双手小鱼际肌处皮肤发红
- 唇干色淡
- 舌质淡,苔薄白
- 脉细滑数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1.92×10°/L, 中性粒细胞41.7%,淋巴细胞44.8%,红细胞3.4×1012/L, 血红蛋白101g/L, 血小板70×109/L, PDW0, MPV0
- 免疫学检查:SSA/R060KD(+), 补体、免疫球蛋白正常
- 尿常规:隐血(+),红细胞(+)
- B超:脾大
- 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胃黏膜贫血相
中医诊断
- 西医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中医诊为:虚劳,证属阴虚内热、气血两亏
按语
女子以血为本,该患者素有阴血亏虚,久生内热,加之病久耗伤元气、真阴,致血、气、阴精皆虚而发病。故见全身乏力,时有心悸,气短,烘热,出汗,咽干口燥,精神倦怠,颜面潮红,双手小鱼际肌处皮肤发红,唇干色澹,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数之阴虚内热、气血两亏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