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医案

基本信息

  • 性别:女
  • 年龄:50岁
  • 初诊时间:2005年6月25日

主诉与现病史

  • 主诉:乏力、心慌、恶心、纳差加重1个月。
  • 现病史
    • 1996年发现狼疮肾,PRO:(3+),血压升高,波动在180200/120130mmHg。
    • 1998年发现肾功能异常,血Cr:252μmol/L,曾使用激素及环磷酰胺(具体用药情况不详)。
    • 平时自觉乏力、下肢浮肿。
    • 1999年来我院治疗,血Cr:230μmol/L,尿常规:PRO:(1+)~(3+),病情稳定后出院,后继服我院中药。
    • 半年前无故停药。
    • 近1个月来,自觉心慌、头晕,时有肢体抽搐,恶心,1周来心慌加重,遂再来我院治疗。

现症

  • 乏力
  • 心慌
  • 偶有憋气
  • 恶心
  • 纳差
  • 时有肢体抽搐
  • 头晕
  • 大便秘结
  • 24h尿量1000ml
  • 舌暗红
  • 苔黄厚
  • 脉沉细弦

实验室报告

  • 血BUN: 31.23mmol/L
  • Cr: 500μmol/L
  • UA: 271μmol/L
  • Ca: 1.51mmol/L
  • P: 2.69mmol/L
  • Hb: 96g/L
  • 尿常规: PRO:trace, 余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

  • 关格

证候诊断

  • 肾虚血瘀
  • 湿毒内蕴
  • 肝风内动

西医诊断

  • 慢性肾衰竭

辨证分析

  • 乏力、心慌、恶心、纳差等症,以及舌脉分析为肾虚血瘀、湿浊内蕴,伴肝风内动之证。
  • 患者以乏力、心慌、恶呕、头晕为主症,中医辨病为“关格”。
  • 患者久病失治,致脾肾两虚,水运失司,水湿内停,久停成浊。
  • 湿浊中阻,清阳不升脑府失养则见头晕;扰乱心神,阻碍气机则见心慌、憋气;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则见恶心、呕吐、便秘;脾肾两虚,气血生化乏源,机体失养则见乏力、面色晦暗无华;湿浊蕴久化热,久病致瘀而见舌暗红、苔黄厚、脉沉弦细。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