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医案
基本信息
- 性别:女
- 年龄:46岁
- 初诊时间:2011年7月20日
现病史
- 主诉:发现肾功能异常4年余。
- 现病史:
- 2007年11月因尿蛋白、浮肿就诊于某北京医院,肾穿刺示: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
- 时查血Cr:118μmol/L, BUN:10.54mmol/L, 诊断为“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2级”。
- 予甲基泼尼龙片40mg每日1次,福辛普利钠片10mg每日1次,缬沙坦胶囊80mg每日1次,非洛地平片5mg每日2次。
- 后停服甲基泼尼龙片,后服用汤药治疗至今,效果不佳。
- 今慕名来我院门诊。
症状
- 现症:劳累后下肢肿,腰酸痛,眼干涩,反复发作手足瘙痒疼痛,纳可,尿量可,大便调,舌暗苔白,脉沉。
- 血压:BP:150/100mmHg。
- 检查结果:
- 2011年7月19日:血Cr:123.5μmol/L, BUN:4.79mmol/L, UA:450.8μmol/L, 尿常规:PRO:(1+), pH:5; 24h尿蛋白定量:0.99g。
中医诊断
- 中医诊断:肾衰病。
证候诊断
- 证候诊断:肾虚血瘀,湿浊内蕴。
西医诊断
- 西医诊断: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炎;局灶阶段肾小球硬化;高血压2级。
辨证分析
- 辨证分析:
- 患者中年女性,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水湿内停,故见劳累后下肢肿,腰酸痛。
- 患病日久已近4年瘀血阻于经络,故见反复发作手足瘙痒疼痛。
- 脾肾亏虚,气血生化乏源,且血行迟缓,故血不涵木,见两眼干涩。
- 肝木失于调达,郁而化火,肝火上炎,故见头晕,午后阳气足,肝阳亢盛故头晕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