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之胃痛(慢性胃炎)

患者信息

  • 姓名:王某
  • 性别:男
  • 年龄:32岁
  • 籍贯: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
  • 首诊时间:1994年11月5日

主诉

胃脘部不适7~8年,近1年胃部隐痛加重。

现病史

  • 病程:7~8年
  • 症状: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疼痛,腹胀,反酸,身倦乏力,手足不温,进食后胃痛缓解,空腹加重。
  • 饮食习惯:平素饮食不节,贪吃生冷。
  • 伴随症状:睡眠不好,视物疲劳,畏寒,腰痠,大便稀。
  • 舌象:舌体胖澹少苔,边有齿痕。
  • 脉象:脉沉缓。
  • 辅助检查:胃镜示慢性胃炎。

诊疗经过

  • 首诊: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特来京诊治。
  • 首诊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 药物:党参15g,生白术15g,茯苓20g,炙甘草10g,砂仁6g(后下),木香3g,焦三仙各15g,煅瓦愣15g,柴胡10g,怀山药20g,陈皮15g,枳壳10g。
    • 煎服方法:7剂,水煎服,日2次。

二诊

  • 时间:1994年11月12日
  • 症状变化:食量增加,胃脘痛稍减,精神好转,但仍有腹胀,空腹胃痛。
  • 舌脉:同前。
  • 方药调整:健脾理气之法。
    • 药物:党参15g,炒苍术15g,炒白术15g,茯苓20g,焦三仙各20g,炒莱菔子15g,砂仁6g(后下),枳实10g,白芍15g,厚朴15g,草豆蔻15g,木香10g,炒鸡内金15g。
    • 煎服方法:7剂,水煎服,日2次。

三诊

  • 时间:1994年11月19日
  • 症状变化:胃痛、腹胀均无,饮食正常。
  • 建议:嘱患者注意饮食,服用香砂养胃丸调理善后。

随访

  • 时间:半年后
  • 症状变化:胃痛未再发作,饮食如常。

按语

本案患者属于典型的脾胃虚寒的胃痛。阳明者多血多气,乃“仓廪之官”,只有胃腑气血充足,才能腐熟水谷。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本案病人平时恣食生冷,饮食不节,终至伤及脾胃,虚寒内生,出现纳呆、身倦乏力、手足不温、畏寒等脾阳虚的症状,需用甘温之品使中焦阳气得伸,脾气升,谷气化,痛自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故治疗本案患者魏师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运脾胃。但补气之时,又要防止滞气,在用药上避免过于壅滞滋腻,故少伍理气之品柴胡、陈皮、枳壳。本案病人用怀山药补脾气;煅瓦愣制酸;焦三仙开胃消食。二诊时患者正气已复,故以除邪为主,用党参、茯苓健脾益气;苍、白二术清利中焦湿邪;枳实、厚朴、木香、草豆蔻等理气除满。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