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溃疡性结肠炎)案
《内经》相关论述
《内经》称本病证为“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人五脏···下为飧泄。”
一诊
患者信息
- 姓名:张某
- 性别:女
- 年龄:30岁
- 就诊日期:2009年9月20日
- 主诉:腹泻3个月,加重3天
现症
- 腹泻:日行3~4次,每日晨起后即感腹痛,泻后痛减,伴有黏液,偶有血丝。
- 夜寐欠佳
- 纳差
- 舌象:舌体微胖,边有齿痕,舌质澹,苔薄白
- 脉象:脉细弱
- 体征:肠鸣音亢进,左少腹隐痛,叩击痛(+)。
- 检查:乙状结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便常规未见异常。
- 中医诊断:泄泻(脾肾阳虚)
- 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