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医案
病史与诊断
1. 病史
- 患者信息:女,30岁。
- 就诊时间:1987年6月27日。
- 主要症状:妊娠7月,伴周身浮肿2月。
- 初步诊断:妊娠合并肾小球肾炎。
- 治疗过程:6月30日以水囊引产法,娩生1男婴。7月2日,以慢性肾炎(肾病型)转入内科,住院治疗。
- 治疗情况:经抗感染、利尿、保护肾功能及支持疗法治疗12天,周身浮肿未减。7月14日,出现持续高热(体温38.8~39.8℃),神志昏糊,四肢强直性抖动。
2. 体征与检查
- 血常规:红细胞220万,血红蛋白7.1克,白细胞16800, 中性87, 淋巴12, 嗜酸球1。
- 尿常规:蛋白(+++), 红细胞极少,脓细胞(++), 颗粒管型(+++)。
- 血生化检验:胆固醇462mg%, 氯化物103mEg/L, 钠138mEg/L, 钾5.3mEg/L, 钙82mg%, 尿素氮33mg%, 肌酐1.95mg%, 二氧化碳结合力34体积%。白蛋白1.72g%, 球蛋白1.72g%。
3. 会诊意见
- 西医诊断:慢性肾炎(肾病型)。
- 西医治疗:抗感染、利尿、保护肾功能及支持疗法。
- 中医会诊:病人有顽固性浮肿,高血脂,大量蛋白尿,低血浆蛋白及肾功能改变,慢性肾炎(肾病型),诊断明确。发热系感染所引起,但感染病灶不能肯定;病人出现精神症状,可能是激素引起,暂时停用激素;用环磷酰胺100毫克加生理盐水4毫升静脉推注,每天1次。
中医辨证与治疗
1. 辨证
- 症状:体温39.2℃, 血压190/120, 神志昏糊,四肢不自主抽动,周身水肿,不思进食。
- 舌象:舌苔腻,舌边红。
- 脉象:脉濡细。
- 辨证: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水道失畅,水湿停聚,阻碍气机,热邪上亢,引动内风。
2. 治疗
- 方剂:三仁汤合羚羊角化裁。
- 药物:杏仁、竹叶、通草、连翘、青蒿各10克,白蔻仁6克(后下),生苡仁、大腹皮30克,六一散(包),姜半夏、郁金、生地15克。
- 剂量:3剂。
- 辅助治疗:羚羊角粉6支,每次1支(0.5克),1日2次,以中药汁送服。
疗效观察
1. 第1剂
- 症状变化:体温降至37.8℃, 神志转清,小便增多,水肿稍减,但仍不思饮食,精神疲惫。
2. 第8剂
- 症状变化:患者神志清楚,精神转佳,食欲尚好,水肿减轻,可见皮屑脱落。体温36.7℃。
- 血常规:红血球239万,血红蛋白8克,白细胞5400, 中性52, 淋巴44, 嗜酸4, 血小板10万。
后续治疗
1. 治疗方法
- 方法:继以健脾益肾,疏通水道善其后。
按语
本例宿有慢性肾炎,妊娠后期病情日益加重,引产终止妊娠后,伴发感染,持续高热,神志昏糊,病情十分严峻。虽经综合救治,但水肿高热未减,证系肺脾肾功能失司,水湿内停为肿,时逢湿邪当令,复感外邪,内外合病。前贤有云:旧病为本,新病为标。湿处热中,非清热药可解。故选芳香化浊之三仁汤宣畅三焦气机,通调水道,并用连翘、青蒿、羚羊角粉,清热熄风、安神镇惊,以治标为先;投药得效,热退神清,水肿衰减后,转用健脾益肾法着眼治本,以巩固疗效。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