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
患者信息
- 性别: 女
- 年龄: 50岁
- 初诊日期: 2004年11月18日
主诉
旋转性眩晕3天。
病史
- 平素情况: 体倦乏力,稍有不适即伤风感冒,且持续时间较长。
- 本次发病情况: 感冒10天(基本痊愈)后,早晨起床时突感天旋地转,不敢睁眼,伴有恶心呕清水,头昏沉胀疼,心动悸汗出,不欲食,食入即吐。
诊断
- 诊断类型: 脾虚湿阻型眩晕
初诊用药
- 方剂: 苓桂术甘汤加味
- 药物:
- 茯苓
- 桂枝
- 白术
- 甘草
- 症状: 无改善
二诊用药
- 方剂: 真武汤加减
- 药物:
- 制附子 15g(先煎)
- 白术 20g
- 白芍 15g
- 茯苓 30g
- 泽泻 15g
- 半夏 12g
- 生姜 30g
- 煎服方法: 用2000ml水先煎附片半小时以上,再加入其他药,煎至600ml,分3次饭前半小时服,1日1剂。
用药效果
- 1剂后: 各症状均减。
- 2剂后: 眩晕大轻,呕吐、动悸、汗出均瘥。
- 守原方又服3剂: 欲食,肢温。
- 共服5剂: 病瘥。
随访
- 随访时间: 1年
- 结果: 未复发。
按语
- 肾主水,肾阳不足,气化无力,水气不化,湿聚。
- 脾主运湿,脾阳不振,湿气不运而停聚于中,湿浊中阻,清阳不升,元阳不充,脑失所养,故头目眩转。
- 浊阴上冒,故呕吐清水痰涎。
- 脾肾阳虚,故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四肢不温。
- 药用附子温肾助阳以化水气。
- 白术健脾以燥化水湿。
- 茯苓、泽泻淡渗利湿可导水下行。
- 半夏化水饮、降水逆。
- 生姜行散水湿而暖脾。
- 白芍酸苦微寒,配白术、茯苓、泽泻使渗湿而不伤阴,伍附子令其温燥而不伤血。
- 白术与附子相合,补中而升阳气。
- 诸药合力,脾肾健,阳气复,清阳升,眩晕停,水湿化,浊阴降,呕吐止。
- 脾肾阳复,纳增,肢温,其病可愈。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