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某医案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 张某某
- 性别: 女
- 年龄: 52岁
- 籍贯: 黑龙江佳木斯
- 初诊日期: 2016年9月15日
主诉及病史
- 主诉: 平素急躁易怒,绝经1年,近半年来阵发性心慌、胸闷、气短,每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加重。
- 既往史: 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西医治疗效果不佳。
就诊情况
- 就诊医院: 当地医院
- 西医诊断: 心脏神经官能症
- 中医辨证: 郁证,证型为痰气交阻,心神不宁证
初诊
1. 临床表现
- 心慌、胸闷、气短
- 失眠,多梦
- 心烦
- 纳差,脘腹胀满
- 晨起口苦
- 小便黄
- 大便正常
- 舌象: 舌边尖红,苔白跟部微黄
- 脉象: 脉沉细
- 查体: 心率90次/min,血压145/90mmHg,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听诊未见异常
2. 辅助检查
- 心电图: 窦性心律,电轴不偏,大致正常心电图
- 甲功五项及抗体: 正常
3. 治疗方案
- 方剂: 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
- 药物组成:
- 柴胡10g
- 白芍20g
- 法半夏15g
- 黄芩15g
- 大黄5g
- 龙骨20g
- 牡蛎20g
- 香附30g
- 茯神30g
- 夜交藤30g
- 酸枣仁30g
- 焦栀子10g
- 远志20g
- 合欢皮20g
- 甘松15g
- 苦参15g
- 川朴10g
- 枳壳10g
- 浮小麦30g
- 甘草15g
- 煎服方法: 共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300mL,分2次早晚温服
- 调养建议: 多参加适当的运动,调畅情志,饮食规律,避免情绪激动
二诊
1. 临床表现
- 心慌、胸闷症状较前缓解
- 脘腹胀满、心烦、睡眠好转
- 乏力
- 偶发心慌
- 舌象: 舌淡红,苔薄白
- 脉象: 脉细
2. 治疗方案
- 方剂调整: 去厚朴、枳壳,加黄芪50g,党参15g,五味子15g
- 药物组成:
- 柴胡10g
- 白芍20g
- 法半夏15g
- 黄芩15g
- 大黄5g
- 龙骨20g
- 牡蛎20g
- 香附30g
- 茯神30g
- 夜交藤30g
- 酸枣仁30g
- 焦栀子10g
- 远志20g
- 合欢皮20g
- 甘松15g
- 苦参15g
- 黄芪50g
- 党参15g
- 五味子15g
- 煎服方法: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300mL,分2次早晚温服
三诊
1. 临床表现
- 自觉心慌、胸闷、气短明显好转
- 寐佳、纳可
- 无明显不适主诉
2. 治疗方案
- 方剂: 原方7剂,巩固疗效
按语
- 患者52岁,女性,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日久肝郁气滞化火,则见失眠多梦口苦,小便黄;木郁克土,影响脾胃运化则见脘腹胀满,纳差;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母病及子,再加年老气血虚弱,心失所养,则见心慌、胸闷、气短;结合舌脉辨证为痰气交阻,心神不宁证。
- 方中柴胡、白芍、香附、合欢皮疏肝揉肝;大黄、黄芩、栀子、法半夏清热化痰;龙骨、牡蛎、茯神、夜交藤镇心安神;枣仁、远志、小麦、甘松、苦参养心安神;厚朴、枳壳行气消胀;二诊患者症状较前缓解,仍乏力、汗出,加黄芪、党参、五味子益气敛汗,取得明显疗效。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