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腹胀痛,脐周疼痛,伴恶寒、发热、恶心、烦躁不安。病程较短。中医病名为肠痈,证型为湿热内蕴,气滞不通。望诊见舌红、苔白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脘腹痞满,饮食难下,恶寒特甚。切诊见脉弦滑有力。二诊见舌红暗、苔黄腻,脉滑数。三诊见舌澹红、苔薄黄,脉洪数。
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肠痈气滞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反复上腹部疼痛、痞胀不适20余年,加重1月。胃脘隐刺痛,晨起空腹为甚,食后稍减,脘痞腹微胀,嗳气不畅,胃中嘈杂似饥,口苦咽干,恶心呕吐苦水胆汁,大便偏干。形体瘦长,神疲乏力。舌质黯红边有瘀斑,舌底脉络暗滞迂曲,舌苔薄腻微黄,脉弦细濡。中医诊断胃脘痛、胃痞。辨证湿热内蕴、气阴两虚、气滞血瘀。
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残胃炎胃脘痛
查看详情 →
男,32岁,阑尾炎手术后发热,高热多汗,体温39℃,口渴欲饮,小腹胀满,小便黄赤,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重按无力,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肠腑粘连,病久气血两虚,精疲力倦,头眩,心悸,多汗。
湿热内蕴气滞血瘀阑尾术后发热肠腑粘连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诉上腹部反复疼痛、痞胀不适20余年,加重1月。胃脘隐刺痛,晨起空腹为甚,食后稍减,脘痞腹微胀,嗳气不畅,胃中嘈杂似饥,口苦咽干,恶心呕吐苦水胆汁,大便干,形体瘦长,神疲乏力。舌质黯红边有瘀斑,舌底脉络暗滞迂曲,苔薄腻微黄,脉弦细濡。中医诊断胃脘痛、胃痞。证型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气滞血瘀为本,湿热内蕴、胃气上逆为标。
气滞血瘀湿热内蕴残胃炎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