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6岁,男性。痄腮病程10天,伴高热、恶寒、头痛、呕吐、腮肿坚硬胀痛拒按、睾丸红肿疼痛。苔薄白,脉弦数。时毒侵袭少阳失治,温毒化火,内窜厥阴,病及厥阴经脉。面色无瘀血疹点,小便浑热,大便未解。二诊时身热解,腮肿渐消,睾丸红肿不显,颈强软,食思振,大便已解,苔白,脉微数。
厥阴痄腮时毒少阳
查看详情 →
咳嗽,舌黄,盗汗,腹痛响泻,脉弦大。中医病名:咳嗽。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舌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咳嗽,盗汗,腹痛响泻。切诊:脉弦大。
厥阴咳嗽阴虚疟邪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5个月,主要症状为发热、嗜睡,病程从7月15日开始。中医诊断为暑温(偏热型),病机为邪热深伏,内陷厥阴。望诊见面色淡黄,唇红干,舌质红、苔黄干,无汗。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嗜睡。切诊脉象沉弦数,体温36.2℃。
厥阴暑温热毒深伏烦躁
查看详情 →
某,火郁巅顶,属厥阴。项上结核,龈肿。面色红赤,舌红苔黄,脉数。
厥阴火郁巅顶
查看详情 →
患者病程月余,身热不退,腹痛便泄,大腹膨胀,面浮体肿。舌苔灰黄,脉象濡数,纹色青紫。中医病名为湿温,证型属三阴受邪,病机为卫阳不入于阴,水湿泛滥横溢。病情阶段已逾气关,属小儿稚阳之体,病情严重。
厥阴湿温气关太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痛,痛在巅顶,连及前额。病程经常发作。体质禀赋薄弱,清阳不升。脉象沉细无力。舌象白润质嫩胖,有齿痕。头痛属巅顶及前额部位,病机为清阳不升,浊阴上犯。
厥阴头痛清阳不升阳明
查看详情 →
患者脘痛,气冲胸膈,肢厥神昏,呕吐额汗。中医病名属厥证,证型为寒热错杂,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误用寒凉破气之品伤及厥阴。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问诊见呕吐、额汗,切诊脉象沉细。
厥阴脘痛气冲胸膈肢厥神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头痛反复发作20余年,近7天加重,伴有耳部不适,右侧太阳穴至枕部阵发性抽掣样疼痛,间歇期头部闷重,恶心欲呕。脉弦细,舌澹红,苔白稍厚。头痛部位与少阳经脉循行一致,病性属寒湿浊邪上犯,阻遏经络,不通则痛,兼有湿困脾阳。
厥阴头痛寒湿肝胃虚寒
查看详情 →
七旬有四,口歪舌卷不能言,病程短。风病,病因风邪,病机风动。面色晦暗,舌象未明,脉象右寸独大,尺极微,左三部如丝不绝。
厥阴风病痰壅气脱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9岁。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肠鸣、四肢发凉、头冒冷汗、便带脓血。病程自1977年8月下旬起。中医诊断为寒热错杂证肠澼,病在厥阴。舌质暗淡,尖部稍红,苔黄腻厚。脉象未提及。症见干呕、心烦、口渴、肢冷,腹痛里急后重,便稀带粘冻状,色黄赤。病机属阴阳乖和,寒热混淆,上热下寒。
厥阴肠澼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查看详情 →
6岁女性患者,高烧四日不退,伴头痛、呕吐、口渴、嗜睡、谵语、便闭、抽搐。体温40.3℃,神志不清,眼珠凝视,对光反应迟钝,颈部抵抗,巴氏征、克氏征阳性,腹壁反射消失,舌苔燥黄而腐厚。诊断为暑疫热毒深踞阳明,欲传厥阴。
厥阴高烧头痛呕吐
查看详情 →
十八龄,咳嗽失红,寒热,咽痛,肋痛,腹痛,腹泻,病程两年,寒热十月,舌黄,初时由于暑风湿热,久则传入厥阴。
厥阴咳嗽失红寒热咽痛
查看详情 →
狐疝经久,寒邪深入厥阴,胸背彻痛,阳虚溷阻。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
厥阴狐疝寒邪深入胸背彻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诉结婚3年未育。外生殖器检查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I°,阴部坠胀,左侧睾丸隐痛,阴囊发凉,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舌边有瘀斑。脉弦细。诊断为寒凝肝脉,痰瘀阻滞厥阴。
厥阴精索静脉曲张不育寒凝肝脉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