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2岁,女性,主诉月经淋漓不断,病程半年,反复发作。月经色黑有凝块,伴头晕、神疲力乏、气短、腰痛、睡眠差、小便夜多、大便干、口干喜热饮、怕冷。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中医病名为月经淋漓不断,证属脾肾阳虚、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脾虚失摄、肾虚失藏,气随血耗,瘀血内阻。
口干喜热饮月经淋漓不断脾肾阳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患者,41岁。疲乏、纳差4年,加重伴腹胀浮肿2月余。疲乏纳差,偶有厌油,头晕腹胀,双下肢轻度水肿,口干喜热饮,畏寒肢冷,胁下症结,小便量少色黄,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微腻,脉缓。中医诊为鼓胀,属脾虚水停、瘀血阻络。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微腻,脉缓。
口干喜热饮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先期、量多3年余,近年出血时间长。面色萎黄,舌质澹,苔薄白,脉细。主诉有冷感、欲呕、口干喜热饮、大便干结。B超提示“子宫肌瘤待排”。中医诊断为气虚血脱。病因病机为崩漏日久致阴血流失,气随血耗,脾虚不统血,阳气受损。四诊信息包括舌澹、苔薄白、脉细,面色萎黄,喜热饮,胃冷感,头昏心慌,乏力。
口干喜热饮月经先期气虚血脱脾虚不统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1岁。主诉喘咳、痰多、胸闷、气短、小便不通、口干喜热饮、精神恍惚、谵语。病程较长,久患慢性气管炎,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因感冒风寒急性发作。舌苔黄腻,脉弦紧数不整。中医诊断证属太阳寒水郁热于肺,乘虚并入少阴,心肾交困,膀胱气化不行。
口干喜热饮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心前区疼痛伴气短间作10余年,加重1周。现症胸闷、憋气、气喘间作,活动后尤甚,咳嗽咳痰色白量多,口干喜热饮,心烦易怒。舌澹暗,苔白腻,脉缓无力。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病,证型为脾肾亏虚、瘀血阻滞。病机为脾肾虚损,气血虚衰,痰瘀互结。
口干喜热饮胸痹心痛病脾肾亏虚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乳糜尿3年,时作时止,近7个月发作。神疲肢倦,纳差,口干渴喜热饮,夜寐不安,梦多,咳嗽左胸胁微痛。舌质红,苔白黄,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膏淋,病机为湿热内阻,脾肾不固,属虚实相兼。
口干喜热饮乳糜尿湿热内阻脾肾不固
查看详情 →
女,41岁,体虚,经期感冒,牙龈出血,量少色淡,喜辛辣,纳可,夜寐多梦,口干口渴喜热饮,夜尿频,月经量少,经期延长。舌淡苔薄白,尺脉沉细,舌底瘀带。证属脾肾阳虚,气血不足。
口干喜热饮脾肾阳虚气血不足牙龈出血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主诉乳糜尿3年,近7个月发作。神疲肢倦,纳差,口干渴喜热饮,夜寐不安,梦多,咳嗽,左胸胁微痛。舌质红、苔白黄,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湿热下注。病机为脾肾两虚,湿热下注。
口干喜热饮乳糜尿脾肾两虚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为饮食不慎或寒温失宜致每日腹泻3至5次,病程三年。慢性结肠炎病史,症状时好时发。现症见畏寒、指尖冷、口淡纳差、小便清长、大便时干时溏、自汗、盗汗、面色无华。舌红少苔,脉沉细,重按无力。辨证为脾肾阳虚,阴血不足。
口干喜热饮慢性腹泻脾肾阳虚阴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64岁,心前区闷痛10余年,凌晨1~2点发作,遇天冷加重,口干喜热饮,心悸,时发早搏,右侧头痛,面色澹白,倦怠,舌红苔白腻,脉沉细滑。胸痹,阴阳两虚,病机为肾阳虚衰,脾虚寒,肝失疏泄,心失血养,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舌红,苔白腻,脉沉细滑。
口干喜热饮胸痹阴阳两虚心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