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女性,慢性胃炎病史10余年,主症为脘痞胀不舒,纳谷量少,餐后如窒,噫气则舒,胃冷喜温,大便干结,口干喜热饮。舌质偏红,苔薄黄,脉细弱。辨证为胃弱气滞,津气两伤,和降失司。舌质暗红苔少,脉细。舌质光红无苔,脉细。舌质光红少苔,脉细兼滑。舌质红苔黄少,脉细滑。
和降失司慢性胃炎胃弱气滞津气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4岁,女性。主诉吞咽梗阻,进食固体食物困难,流食尚可咽下,伴胸膈痞闷、恶心欲呕、泛吐痰涎、口干。病程两年余,曾行化疗18次。中医诊断噎膈,证型痰气瘀阻证。舌暗红,苔薄黄腻中部少苔,脉细滑。舌象澹紫,脉弦滑。
和降失司噎膈痰气瘀阻津气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食后胃脘痞满,呕吐涎沫,肠鸣便溏,纳呆形瘦。中医诊断为胃阳虚衰,积痰成饮,气机阻滞,和降失司。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体质魁梧,病程近半年。
和降失司胃阳虚痰饮内停气机阻滞
查看详情 →
70岁男性,吞咽困难持续2个月,胸闷不舒,呃逆,消瘦乏力,面白少华,腹胀便秘,舌质澹,苔薄白,脉弱。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和降失司。望诊见面白少华,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包括吞咽困难、胸闷、呃逆、消瘦乏力、腹胀便秘。切诊见脉弱。
和降失司食管癌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胃脘痞满发胀,怕冷喜温,阻塞不舒,按压不适,食后加重,嗳气不畅,病程3年。舌边尖红,舌下青筋明显,苔黄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胃痞,证属胃虚气滞,湿阻热郁,肝气乘侮,痰瘀中阻。病机为湿热痰瘀互阻,肝胃同病。
和降失司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虚气滞湿热痰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胸闷脘痞、心悸不宁、心前区疼痛、口干而苦。病程5年余。中医病名属心悸、胸痹。证型为痰热内扰,和降失司。舌红,苔黄腻而厚。脉小弦。
和降失司冠心病心绞痛痰热内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胃痞3载,症状包括脘痞发胀、怕冷喜温、阻塞不舒、按压不适、食后加重、噫气不畅。舌边尖红,舌下青筋明显,苔黄薄腻。脉细弦。中医病名胃痞,证型胃虚气滞,湿阻热郁,肝气乘侮,痰瘀中阻。病因病机涉及湿热痰瘀互阻,肝胃同病。
和降失司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幽门息肉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胃窦部癌术后,伴有短气、乏力、夜寐不酣、食后脘腹胀满、嗳气、呕吐苦水。舌质澹红,苔薄腻,中部有剥痕,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胃癌术后,证属阴络受伤,中气虚馁,和降失司。体征见面色苍白,体态略瘦,精神状态差,消化系统功能失调,腹部平软。
和降失司胃癌术后阴络受伤中气虚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