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5岁。右足拇趾溃烂,剧痛三个月。病程长达18年,反复发作,病情渐进性加重。面色萎黄,全身皮肤枯藁,体形瘦长,表情痛苦。舌苔黑厚,舌质红,脉沉细,左足趺阳脉沉细,右足趺阳脉、太溪脉未扪及。中医辨证为脱疽,病因病机为屡受风寒阳气受损,血涩气滞,郁久化热,耗灼阴津。
脱疽寒湿入侵血涩气滞阴津耗损
查看详情 →
40岁男性,左足痛三年,左大趾端发黑疼痛加剧,两月前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截趾术后疼痛不减,创面久不愈合。脱疽。情志内伤,肝肾不足,寒湿外袭,凝滞经络,气血流行不畅。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肝肾不足脱疽气血瘀阻寒湿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两小腿疼痛,左腿尤甚,足踝部肿胀,肤色暗褐。病程较长。中医病名脱疽。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寒湿侵袭,血脉凝滞。望诊见面色皖白,舌质胖嫩、色黯,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足膝受寒史,腓肠肌发硬,小腿下部及足背按之深陷,局部皮肤发亮而色紫黯,趾冷掣痛。切诊见脉细弱。
肝肾不足脱疽寒湿凝滞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女,82岁,右下肢及足趾发黑疼痛半年,加重2个月。面色白无华,心悸,精神疲惫,胃纳欠佳,口中秽臭,大便干燥。舌苔中黄质红,脉濡细。消渴脱疽,气血两虚,肝肾不足,瘀毒内停。糖尿病史44年,伴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慢性肾功不全、消化性溃疡、高血脂、脂肪肝、贫血、泌尿系感染、低蛋白血症、心衰。
肝肾不足糖尿病足气血两虚瘀毒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患肢发凉、怕冷、麻木感,足部小腿酸痛3个月,行走时出现间歇性跛行。舌黯澹,脉涩。中医病名为脱骨疽,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情志内伤、肝肾不足、外受寒湿,导致寒湿凝聚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面色未提及,舌象为黯澹,脉象为涩。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
肝肾不足脱骨疽虚寒型血瘀型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