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燥热

女,54岁。胃脘满闷,按之稍舒,着凉加重,口酸苦,偶有呃逆反酸,纳少乏味,左胸闷胀,大便稍干,每2~3日一行。舌淡,苔薄腻,脉沉弦。证属肝胃气滞,夹湿夹瘀。舌质淡,苔薄腻,脉沉弦。
大肠燥热胃病肝胃气滞夹湿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胃脘满闷,伴口酸苦、呃逆反酸、纳少乏味、左胸闷胀,病程多年。舌质澹,苔薄腻,脉沉弦。中医诊断肝胃气滞,夹湿夹瘀。望诊见舌质澹、苔薄腻,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胃脘满闷、口酸苦、纳少、便干,切诊脉沉弦。
大肠燥热胃病多年肝胃气滞夹湿夹瘀
查看详情 →
陈某,男,39岁,发热6日,体温波动在39.2℃~40.5℃,微恶寒,头重痛,左侧太阳穴痛甚,全身酸痛,口苦或淡无味,口中黏秽,纳呆,小便深黄,大便已四五日未行,脐周按痛。舌边尖鲜红,苔白腻根厚,脉弦滑有力。中医诊断为湿温,证属湿遏卫气,热郁三焦,夹滞阻于胃肠,大肠有燥热之象。
大肠燥热高热湿温湿遏卫气
查看详情 →
满某某,女,65岁。主诉大便干燥,间歇性便血7~8年,近10天便血呈喷射状,色鲜红。病程较长。内痔便血(燥热迫血型)。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象结代。患者有青光眼病史五年,近期有心绞痛发作史。便血属燥热迫血,气血瘀滞,损伤血络。
大肠燥热气血瘀滞痔疮便血
查看详情 →
女,38岁,便后肛门不适、疼痛,病程久治乏效。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微数。大肠燥热,血瘀伤络。
大肠燥热便血肛门疼痛血瘀伤络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大便干燥,间歇性便血7~8年,近10天便血呈喷射状,色鲜红。血红蛋白100克/升。脉象结代,舌苔黄腻,舌质暗红。肛门局部检查见混合痔,黏膜脱出不能自行还纳,痔核渗鲜血。诊断为内痔便血(燥热迫血型)。
大肠燥热瘀滞伤络便血心绞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产后3个月肛门潮湿瘙痒伴坠胀疼痛。中医病名混合痔,证型大肠燥热,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燥热内生,经络阻滞,邪热与瘀血结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肛门潮湿瘙痒坠胀疼痛,切诊未提及。
大肠燥热混合痔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肛门刺痛,便血3年,加重5天。病程3年,反复发作,近5日加重。主要症状包括便时肛门刺痛、大便带血、大便干燥、便后持续疼痛、便带黏液、小便不畅、口苦纳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局部检查见肛门潮湿,肛管内后侧正中可见梭形裂口及溃疡,肛门括约肌痉挛明显。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喜食辛辣,致大肠燥热,气机阻塞,气血纵横,流注肛门。
大肠燥热肛裂湿热证气血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术后出现全身乏力、头目眩晕、食欲不振、大便干结、低热。中医辨证为气阴(血)俱损,大肠燥热,后转为气阴两虚,肝肾不足,肝阳上亢,湿热内阻,再转为气阴两虚,外感风寒,痰热壅肺。舌质澹白,苔黄腻,脉弦细数,后转为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血肌酐由术前1100μmol/L下降至76μmol/L,后稳定在59μmol/L。
大肠燥热尿毒症肾移植术后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吐血 心气不足 燥热上冲 心气虚 痔血 大便不行 燥气上迫于心 肝阳上亢 脉象未提及 舌象未提及 面色未提及 声音未提及 气味未提及 病程未提及 年龄未提及 性别未提及 主诉吐血
大肠燥热心气不足阳明燥气大便不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