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溪+畏寒肢冷

女,63岁,慢性气管炎,咳喘时发,冬季易发,纳差便溏,呼多吸少,动则喘甚,腰酸腿软,畏寒肢冷,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胸闷胀满,咳喘甚重,不得平卧,咯痰量多,痰稀有泡沫,口干不欲饮,舌质淡,苔白滑,脉浮紧,证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复感风寒,寒饮相搏,上射于肺。
畏寒肢冷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多饮、多食、多尿10余年,下肢水肿反复发作1年。腰酸膝软、畏寒肢冷、气短乏力、精神不振,夜尿频、足趾麻木、针刺感。面色无华,舌边齿痕、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消渴,证型阴阳两虚兼气虚血瘀证。病位在肾。病因病机为肾阳亏虚,水液不运,瘀血停滞,气虚血瘀。
畏寒肢冷消渴肾阳亏虚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阴茎勃起时间短、力度不够、射精无力、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性欲低下、夜尿频繁、畏寒肢冷、眠差。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体征表现为形体瘦弱,面色略苍白,四肢温度欠温,舌淡苔薄白,脉象细弱。
畏寒肢冷早泄脾肾阳虚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女性,主诉双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1年余,加重2个月。面色苍白少华,畏寒肢冷,右侧小腿酸胀乏力,活动后加重,大便初头硬后溏,夜尿频多。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沉弦细。中医诊断脱疽病(阳虚)寒凝证。患者58岁,女性,主诉双下肢发凉、怕冷、间歇性跛行7年,加重伴双足足趾多发皮下瘀斑疼痛10天。面色略黯,双下肢寒冷如冰,冷汗微出,双足趾瘀斑疼痛,趺阳脉及太溪脉未触及搏动,舌质黯,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脱疽病寒凝血瘀证。
畏寒肢冷脱疽病阳虚寒凝血瘀证
查看详情 →
男,66岁,突发脑血栓后遗症,呃逆不止,伴胸闷烦躁,食少困倦,畏寒肢冷,精神不振,面色澹白,大便溏薄,舌质澹,少苔,脉沉细,脾肾阳虚型顽固性呃逆
畏寒肢冷顽固性呃逆脾肾阳虚胸闷烦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