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发热恶寒、全身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自汗、盗汗、头昏气短、精神疲乏。病程两年多,反复发作。中医诊断为顽痹,病机为气阴两虚,湿热余邪留滞,络阻血瘀。舌质澹红,舌体微胖,边有齿痕,脉弦细无力。黄带多,口唇澹白。
头昏气短顽痹气阴两虚湿热余邪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月经3月未潮。病史提示1998年12月行“巧克力囊肿”摘除手术,术后月经常推迟,量少,小腹隐痛。检查示头面及四肢轻微浮肿,面部黄褐斑明显,倦怠气短,纳食不馨,时有头昏,恶心,腰酸膝软,小便清长,带下清稀量少。妇科检查未见异常。中医诊断为闭经,证属脾肾亏虚,冲任失养。望诊见面部黄褐斑,舌澹红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倦怠气短,纳食不馨,头昏,恶心,腰酸膝软,小便清长。切诊见脉弦软。
头昏气短闭经脾肾亏虚冲任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突发气脱厥仆,神志不清,两颧泛红,手足冰冷,阴茎缩入包皮内。脉寸、关、尺浮取洪大有力,沉取空乏无力。中医诊断为“厥”病。病因病机为下虚上厥,阴不为守,阳不为使,心火不足,肾水失助,阴不升、阳不降。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病史未提。脉象浮取洪大有力,沉取空乏无力。
头昏气短下虚上厥阴不为守阳不为使
查看详情 →
女,72岁。头昏、气短、语言謇涩不清。病程1年。气虚血瘀证。舌澹胖边有齿痕并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脉沉细无力。血压96/60mmHg。肌力0级。
头昏气短脑梗后遗症气虚血瘀证肌力减退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每日清晨头昏气短3个月,时有欲倒之势。舌澹红苔白,脉芤。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血两虚,病机为气虚清阳不升,血虚营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舌象澹红苔白,脉象芤。
头昏气短气血两虚神明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病程9个月,主要症状为低热(37.5~37.8℃),伴倦怠自汗、头昏气短。辨证为阴虚阳气浮越。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持续低热及自汗,切诊示脉小,后转为弦而较前有力。
头昏气短低热阴虚阳气浮越倦怠自汗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口渴、多饮、尿频、尿急20年,逐年加剧。月事不调,经量多,五心烦热,口舌干燥,饮一溲一,日饮水量达10L,小便量几乎等同,形体消瘦,面色白,头昏气短,皮肤干燥,烦躁失眠,舌红少苔,脉细弦。尿比重1.003,尿糖血糖正常。证属气阴两虚。
头昏气短尿崩症气阴两虚五心烦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突发右侧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头颅CT示脑梗死。右侧肢体半身不遂,需搀扶行走,言语含煳不清,右下肢肌力3级,右上肢肌力2级,右侧肌张力稍亢进,面色苍白,头昏气短,少气懒言。舌澹紫苔薄,脉细涩。中医病名中风偏瘫,证型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络空,络脉痹阻,营卫不和。望诊面色苍白,舌澹紫苔薄。闻诊言语含煳。问诊有头昏气短,少气懒言。切诊脉细涩。
头昏气短中风偏瘫气虚血瘀舌澹紫
查看详情 →
36岁男性,头昏、心累心跳、气短、喘咳、呼吸迫促、不能平卧、肢软神疲、食欲不振,病程数月。西医诊断为心脏虚损、气血两亏。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
头昏气短心气虚损气血两亏心累心跳
查看详情 →
女,46岁,月经过多、漏下不止,病程20余日。气虚下陷,统摄无权。面色苍白,舌质淡嫩,苔白,脉细数无力。口干喜热饮,头昏气短,纳呆,身怠,四肢不温,轻度浮肿。
头昏气短月经过多气虚下陷统摄无权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