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气滞血瘀+血虚

患者28岁,月经周期尚准,经色紫有块,块下痛减,伴腰酸背楚、胁肋苦撑、乳房作胀、手心内热、带下黏稠。舌质偏紫,脉弦细。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冲任为病。病机为因惊而起,气机逆乱,血滞胞中。
气滞血瘀膜样痛经肝气不舒瘀血化热
查看详情 →
34岁女性,闭经3个月余,少腹胀痛,胸胁胀满,口苦口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燥,小便短赤。面色晦黯多痤疮,舌质黯红有瘀斑,苔薄黄,脉沉弦数。诊断为闭经,辨证为肝郁血瘀之证。
气滞血瘀血虚闭经肝郁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胃痛1年余。胃痛时隐痛、刺痛、胀痛,大便时干时溏,口苦,厌食,口腔热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缓有力。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为寒热错杂型。
气滞血瘀胃痛寒热错杂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女,28岁,痛经8年,经前小腹下坠冷痛,经行痛剧甚则昏厥,经色紫暗,经量少伴血块,呕吐,腹痛喜温喜按,平素易外感。舌澹红,体大,苔白,脉沉紧。中医病名痛经,证型寒凝血瘀,病因病机寒邪内阻,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气血虚痛经寒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8岁。左侧腰及肋部剧烈疼痛1周,痛如针刺,夜间尤甚,心烦胸闷,口干而苦,难以入睡。舌质黯红,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缠腰火丹,辨证属瘀血阻络,毒邪内蕴。
气滞血瘀血虚肝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右侧腰肋灼热疼痛1年。形体消瘦,腰肋疱疹结痂,皮肤潮红,局部触痛明显,夜不能寐,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紫暗苔薄白,脉细涩。中医诊断为血虚肝旺,邪热伤阴,络脉失养,气滞血瘀。
血虚肝旺气滞血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邪热伤阴
查看详情 →
痛经 气滞血瘀 少腹、小腹胀痛 经行不畅 血色紫黯夹块 舌边尖有瘀点 脉沉涩或弦细 寒湿凝滞 少腹、小腹抽痛 得热则舒 经色紫黯夹块 肢冷畏寒 苔白腻 脉弦或沉紧 湿热蕴结 少腹、小腹绵绵作痛 经行超前 量多色红或紫质稠秽 带下量多色白黄 舌苔黄腻 脉弦数或濡数 气血两虚 少腹、小腹绵绵作痛 经色淡而稀 面色苍白 舌质嫩 苔薄白 脉虚细 肝肾亏损 少腹、小腹隐痛 得温得按则舒 经行前后不一 量少色淡 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舌质淡红 苔薄白或少苔 脉沉细或虚迟
气滞血瘀痛经寒湿凝滞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女性,32岁,经闭10月余,月经周期尚准,经色发暗,腹痛轻微,周期时有少腹隐痛,两胁胀闷,乳房憋胀,性情急躁,舌淡苔白,脉弦细而涩,西医诊断继发性经闭,辨证肝郁血虚,气滞血瘀,肝气郁结,气机失畅,经隧壅滞,瘀兼郁热,脉涩不乏力,经脉滞涩。
肝郁血虚气滞血瘀血虚肝失所养经闭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月经初潮13周,3年间仅来5次,经期腹痛剧烈,量少色黑。舌苔正常,脉象沉迟。辨证为痛经,病机为寒凝血瘀,冲任受损。病位在子宫、冲任,病因属寒凝血瘀,病机以“不通则痛”为主。
痛经寒凝血瘀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女性。主诉经行腹痛10年。主要症状为经期小腹冷痛,得温则轻,遇寒则重,夹血块,伴恶心、呕吐、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质黯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痛经,辨证为寒凝血瘀。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质黯澹。闻诊未提。问诊见经期腹痛、血块、恶心、呕吐、四肢厥冷。切诊见脉沉细。
痛经寒凝血瘀气血运行不畅胞宫失于濡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