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岁,寐中如瞪视,搐搦不识人,病程四秋。肝阳上亢,肝少血涵,阳气不足,足不甚暖。太阳青筋绽露,人瘦长。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搐搦肝少血涵阳不下潜瞪视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反复头晕头昏、心悸3年,伴手抖、抽搐1周。精神受刺激,悲伤过度。嗳气频升,胸宇满闷,手抖、抽搐3次。舌质红,苔薄黄腻、中剥。脉缓而涩。中医诊断为心悸(心气不足夹瘀)、眩晕(肝阴虚,肝阳偏亢)、郁证(肝郁气滞)、搐搦(肝风内动、瘀血痹阻)。病机为心气不足,血脉痹阻,肝失疏泄,气郁阴伤,筋脉失养,肝风内动。
搐搦心悸眩晕郁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齿未详,主诉眩晕、搐搦、厥逆、口角流涎,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直接提及,病因病机为思想用神太过,劳心伤脑力,脑筋目系逆裂,血熘于目珠白壳。望诊见目珠白壳赤如火,舌象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眩晕、搐搦、厥逆、口角流涎、遗泄。切诊未提。
搐搦眩晕厥逆口角流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主诉痧透两朝、壮热神烦、揭手鬻足,病程短。中医病名属惊风,证型为风火相煽、痰热壅闭。病因病机为热为心所主,风为肝所主,风火相煽,窍络被蒙。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及症状及病程,切诊脉象弦数,纹紫直射命关。
搐搦风火相煽痰热壅闭惊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二十余岁,出现搐搦、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症状,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破伤风,病因病机为外感风邪,风毒入侵,筋脉失养。望诊见牙关紧闭,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搐搦、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切诊未提及脉象。
搐搦破伤风牙关闭角张反张
查看详情 →
患者经闭六十余日,服酒粉后出现腹痛、晕厥、牙关紧闭、口有痰涎、手足搐搦。脉象浮洪滑数,筋惕。中医诊断为厥证,属气闭证,病因因服酒粉致毒邪内闭。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有经闭及服毒史。
搐搦经闭气闭痰涎
查看详情 →
3岁,吐泻,病程急剧恶化。慢惊风,阳气衰微,寒邪内盛。面色苍白,舌象未见,呼吸微弱,肢厥如冰,神昏不醒,脉象未见。关纹不见,掐之无反应,心有微热。
搐搦慢惊风气虚肢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主要症状为泄泻,每日10次左右,伴肠鸣、完谷不化、里急后重、黏液或鲜血便,口渴思饮而多饮则吐,知饥不欲食,强食则呕,小便黄短。体征见肌肉消瘦,神气疲乏,昏睡露睛,惊惕搐搦,烦躁呼叫,息微而促,四肢厥冷,后脑发热,腹满如鼓,青筋暴露,舌质黯晦,尖边红刺,苔黄燥,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属肝木偏旺,寒热虚实错杂。病机为火衰土败,肝木疏泄太过。
搐搦泄泻肝木偏旺寒热虚实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反复头晕、头昏、心悸3年,伴手抖、抽搐1周。舌质红,苔薄黄腻、中剥,脉缓而涩。中医诊断为心悸(心气不足夹瘀)、眩晕(肝阴虚,肝阳偏亢)、郁证(肝郁气滞)、搐搦(肝风内动,瘀血痹阻)。病程3年,血压最高达180/100mmHg,心率多在50次/min,最慢至40次/min,精神受刺激则心悸、抽搐。
搐搦心气不足夹瘀心悸肝阴虚
查看详情 →
14个月男童,泄泻、惊恐、多汗半年,时发抽搐十余日。形神疲惫,方颅,毛发稀疏枯黄,面色萎黄,前囟凹陷,四肢欠温,肌肉松弛,乳牙六颗,舌质淡苔薄白。Hb8克,RBC257万,血钙1.7mmol/L,碱性磷酸酶30菩氏单位。诊断为佝偻病,营养性贫血,手足搐搦症。证属瘀证、慢惊风。病机为肝气乘土,损伤脾胃,化源匮乏,肾精亏虚,骨失充养,肝血不足,筋脉挛急。
搐搦泄泻惊恐多汗
查看详情 →
患儿寐中握拳,伸食将二指,醒时取物亦尔。惊风,搐、搦、引三候并见。脉舌俱和,久有微咳。舌象未详,脉象未详。病因病机为肝风内动,可能与神经系病变相关。
搐搦惊风前兆肝风内动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八个月男婴,搐搦持续不休。惊食二痫证,惊怖未定,心气不足,冷气与乳奶入腹,气上吐气下泻,脾土虚弱,肝木盛冷,筋掣作搐。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腹中气响,脉象未提。
搐搦惊食二痫脾土虚弱肝木盛冷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