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3岁,女性。主诉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喉中痰鸣,右上下肢偏废不用。中医诊断为中风(中脏腑),病机为风、火、痰内闭。舌象舌尖红,苔黄白相兼而腻,脉弦劲而滑。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弦劲而滑。病机为肝气郁逆亢上,痰瘀夹郁火内闭心包,本虚标实。
脾虚湿盛中风中脏腑肝气郁逆痰瘀内闭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心悸阵作5年,近1年发作频繁,每次持续10小时左右,伴胸闷、气短、腹胀、纳差、口苦。舌质暗红中裂,苔白厚腻,脉细缓,发病时脉涩兼数。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心脾不足,湿停阻脉,瘀久生热。病因病机为心气阴血不足、血脉瘀阻、瘀而化热。主诉为心悸,病程5年。四诊显示舌象暗红中裂苔白厚腻,脉细缓,发病时脉涩兼数。
心悸心脾不足湿停阻脉瘀而化热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主诉心悸,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脾不足、湿停阻脉、瘀而化热。望诊舌质暗红,苔厚腻黄白相间。闻诊未提及。问诊气短、乏力、体胖、脘腹胀满、口干不欲饮水、大便不畅。切诊脉象疾脉。
心悸心脾不足湿停阻脉瘀而化热
查看详情 →
女,53岁,阵发心悸近1年,加重半月。心悸气短,疲乏无力,动则汗出,时有头晕,胸闷憋气,脘腹胀满,寐少梦多,纳谷不香,大便黏腻不畅。心悸。心脾不足,湿停阻脉,瘀而化热。面色萎黄,舌质暗红,苔白厚腻兼黄,脉弦细。
心脾不足湿停阻脉瘀而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心悸阵作5年,阵发房颤发作频繁,每月1次,持续时间长。心悸甚,胸闷气短,腹胀肠鸣,大便溏,纳差,口苦。舌质暗红中裂,苔白厚腻。脉象发病时为涩兼数脉。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心脾不足,湿停阻脉,瘀久生热。
心脾不足湿停阻脉瘀而化热心气阴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49岁,崩漏病程一年,病情加重。水谷不能安胃,呕吐频频,汗渍如流。脉象虚大,两关较重。木旺土衰,脾虚肝旺。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虚大,两关弦重。
脾虚崩漏肝旺木旺土衰
查看详情 →
患者面黑形瘦,年三十余。鼻衄,发热恶寒,消谷善饥,疲倦,自汗,呕血。脉细且数,约有六至。鼻衄。肾寒脾虚。肾寒则蛰藏失职,虚火上逆,迫血妄行。面色晦暗,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包括鼻衄、发热、恶寒、消谷善饥、疲倦、自汗、呕血。脉细数。
脾虚鼻衄肾寒虚火上逆
查看详情 →
女,44岁,病程半年,主诉咳嗽痰多,有咸味,喉间水鸣声,动辄自汗喘促,五更泻泄,食少神倦,腰困如折,面色萎黄,眼圈发黑,手指膝盖发凉,脉沉细而弱,极数,每分100次以上,舌淡胖润,齿痕累累。中医病名肺痨,证型虚寒证,病因病机劳倦内伤,阴损及阳,肺病及肾。
脾虚肺痨肾阳虚肺肾阴虚
查看详情 →
78岁男性,发热咳嗽,体温38℃~38.7℃,恶风,头痛,汗出,鼻塞流涕,咳痰稀白,纳少寐差。咳嗽,风热犯肺。外感风寒,肺卫失宣。面色正常,舌质澹红,舌苔薄白。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脉浮略数。
脾虚痰阻太阳中风风热犯肺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阵发心悸近1年,加重半月。心悸气短,疲乏无力,动则汗出,时有头晕,胸闷憋气,脘腹胀满,寐少梦多,纳谷不香,大便黏腻不畅。中医诊断心悸。辨证心脾不足,湿停阻脉,瘀而化热。舌质暗红,苔白厚腻兼黄,脉弦细。
脾虚不运心悸心脾气虚湿邪停聚
查看详情 →
患者脾虚留湿,湿痰阻肺。久咳不已,咳而浮肿。脉弦数。面色萎黄,舌苔白腻。咳而浮肿,水湿内蕴。脾虚不运,留湿酿痰,痰郁化热。
脾虚咳嗽湿痰阻肺咳而浮肿
查看详情 →